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8页
1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筹资模式第18-23页
    1.1 相关概念第18页
        1.1.1 人口老龄化第18页
        1.1.2 养老金平衡第18页
    1.2 理论基础第18-20页
        1.2.1 生命周期理论第18-19页
        1.2.2 经济周期理论第19页
        1.2.3 基金平衡理论第19-20页
    1.3 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第20-23页
        1.3.1 现收现付制第20页
        1.3.2 完全积累制第20-21页
        1.3.3 部分积累制第21-22页
        1.3.4 我国养老保险模式第22-23页
2 人口老龄化及其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第23-31页
    2.1 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第23-24页
        2.1.1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第23-24页
        2.1.2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第24页
    2.2 人口老龄化特点第24-26页
        2.2.1 未富先老,超前于经济发展现状第24-25页
        2.2.2 地区间老龄化差异显著第25-26页
    2.3 人口老龄化对基金平衡的影响第26-31页
        2.3.1 人口老龄化引起老年抚养比的上升第26-27页
        2.3.2 人口老龄化引起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危机第27-29页
        2.3.3 人口老龄化引起养老保险筹资模式转变第29-30页
        2.3.4 人口老龄化使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发生转变第30页
        2.3.5 人口老龄化引发退休政策和享受养老金资格的转变第30-31页
3 养老保险基金平衡模型构建第31-37页
    3.1 模型构建的前提条件第31-32页
        3.1.1 男女退休年龄一致第31页
        3.1.2 缴费基数不变第31-32页
        3.1.3 不考虑转制成本第32页
        3.1.4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城镇所有企业第32页
    3.2 现收现付制基金平衡模型第32-33页
    3.3 完全基金制基金平衡模型第33-36页
    3.4 部分积累制基金平衡模型第36-37页
4 部分积累制基金平衡下缴费率预测分析第37-43页
    4.1 人口预测第37-38页
    4.2 变量的确定第38-39页
        4.2.1 目标替代率的确定第38页
        4.2.2 平均报酬率的确定第38-39页
        4.2.3 赡养率的确定第39页
    4.3 分不同退休年龄点缴费率的比较分析第39-43页
5 实现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对策第43-48页
    5.1 提高参保人数探讨基金收支平衡对策第43-44页
        5.1.1 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第43页
        5.1.2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第43-44页
    5.2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探讨基金收支平衡对策第44-45页
        5.2.1 加强基金收缴力度第44-45页
        5.2.2 增强政府监管职能第45页
    5.3 加强投资运营职能探讨基金收支平衡对策第45-48页
        5.3.1 探索多元化养老金保值增值渠道第45-46页
        5.3.2 构建专业化投资管理部门第46-48页
结束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耗散结构视阈下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运行分析
下一篇:分析程序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中的应用研究--以CB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