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 第15-16页 |
·难点与创新 | 第16-17页 |
2 居住板块宜居性的内涵及相关理论 | 第17-28页 |
·居住板块宜居性的内涵 | 第17-21页 |
·宜居城市的理论基础 | 第21-28页 |
3 广州居住板块的划分与现状 | 第28-33页 |
·板块的选定与依据 | 第28-29页 |
·板块概况 | 第29-33页 |
4 居住板块宜居性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方法 | 第33-45页 |
·居住板块宜居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3-37页 |
·居住板块宜居性评价方法 | 第37-45页 |
5 广州居住板块宜居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广州居住板块宜居性评价结果 | 第45-47页 |
·广州居住板块宜居性评价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广州居住板块宜居性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49-51页 |
6 提升居住板块宜居性的策略与建议 | 第51-55页 |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认识,重视公共服务的平衡供给 | 第51页 |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居住质量 | 第51-52页 |
·加强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提升居住交通便捷度 | 第52页 |
·构建生态住区,优化居住环境 | 第52-53页 |
·推动社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 第53-54页 |
·重视城市居住板块的研究,促进公众参与 | 第54-55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55-56页 |
注释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A | 第60-61页 |
附录B | 第61-62页 |
附录C | 第62-63页 |
附录D | 第63-65页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绩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