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论文--新生代(界)论文--新第三纪(系)论文

晚中新世西宁盆地沉积演化及环境变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1.1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研究现状第10-15页
        1.1.1 磁性地层学及沉积演化:第12-13页
        1.1.2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演化第13-14页
        1.1.3 青藏高原东北缘古气候变化第14-15页
    1.2 西宁盆地的研究现状第15-21页
        1.2.1 地层学研究第16-17页
        1.2.2 磁性地层学研究第17-19页
        1.2.3 环境研究第19-21页
    1.3 论文选题依据第21-23页
    1.4 研究思路第23-24页
    1.5 论文工作情况以及完成的工作量第24-26页
        1.5.1 论文工作情况第24-25页
        1.5.2 完成的工作量第25-26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26-34页
    2.1 地理概况第26-27页
    2.2 地质概况第27-32页
        2.2.1 地层第27-30页
        2.2.2 主要断裂第30-32页
        2.2.3 岩浆岩第32页
    2.3 西宁盆地构造演化第32-34页
第三章 剖面特征和西宁盆地晚中新世沉积演化第34-47页
    3.1 化石发掘和剖面特征第34-41页
        3.1.1 班彦剖面化石发掘第34-36页
        3.1.2 蒋家沟剖面化石发掘第36-39页
        3.1.3 红崖子剖面特征第39-41页
    3.2 剖面年代学建立第41-45页
        3.2.1 样品处理分析方法第41-42页
        3.2.2 剖面年代学结果第42-43页
        3.2.3 化石年代第43-45页
    3.3 晚中新世西宁盆地沉积演化第45-46页
    3.4 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气候代用指标测试第47-64页
    4.1 样品测试与计算方法第47-50页
        4.1.1 粒度测试第47-48页
        4.1.2 磁化率测试第48-49页
        4.1.3 碳酸盐测试第49页
        4.1.4 C、O同位素测试第49-50页
    4.2 红崖子剖面测试结果第50-62页
        4.2.1 粒度测试结果第50-57页
        4.2.2 磁化率结果第57-59页
        4.2.3 碳酸盐结果第59-60页
        4.2.4 C、O同位素结果第60-62页
    4.3 班彦剖面测试结果第62-63页
    4.4 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晚中新世西宁盆地沉积演化及环境变化第64-72页
    5.1 研究剖面与风成红粘土堆积区别第64-65页
    5.2 沉积速率阶段性变化第65-66页
    5.3 气候指标揭示的环境阶段性变化第66-71页
        5.3.1 晚中新世早期(12.16~8.25 Ma)第68-69页
        5.3.2 晚中新世中—中晚期(8.25~7.91 Ma)第69-70页
        5.3.3 晚中新世中晚期(7.91~7.16 Ma)第70-71页
        5.3.4 晚中新世晚期(7.16~6.92 Ma)第71页
    5.4 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结论和存在问题第72-74页
    6.1 结论第72-73页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第73-74页
致谢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6页
附录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FRP约束轻骨料混凝土轴压性能试验研究及分析
下一篇:苏鲁造山带西北缘韧性剪切变形特征、年代学制约及区域构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