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政治思想教育论文

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教学情况调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调研背景第10-11页
    1.2 调研目的第11-12页
    1.3 调研对象第12页
    1.4 调研方法第12-14页
第2章 吉林大学“中特理”课基本情况第14-18页
    2.1 课程开设的演进阶段第14-15页
        2.1.1 课程开设的试验阶段第14页
        2.1.2 课程开设的实践阶段第14-15页
    2.2 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第15-18页
        2.2.1 授课对象的基本情况第15页
        2.2.2 平均开设教学班级的基本情况第15-16页
        2.2.3 授课时间的基本情况第16页
        2.2.4 教学管理的基本情况第16-17页
        2.2.5 考试形式的基本情况第17-18页
第3章 吉林大学“中特理”课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第18-26页
    3.1 取得的成绩第18-21页
        3.1.1 设立独立的研究生思政课教研室第18-19页
        3.1.2 组建以专题为核心的教学团队第19页
        3.1.3 实现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效衔接第19-20页
        3.1.4 学生总体满意度良好第20-21页
    3.2 存在的问题第21-26页
        3.2.1 专题内容相互独立缺少必要的联系第21-22页
        3.2.2 教师对大纲理解差异导致教学效果差异第22页
        3.2.3 教学团队构成尚不够科学合理第22-23页
        3.2.4 教师重复劳动影响授课质量第23页
        3.2.5 未建立“教”与“学”有效的沟通机制第23-24页
        3.2.6 考试形式不能完全反应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第24-26页
第4章 对吉林大学“中特理”课的教学建议第26-35页
    4.1 对教师教学的建议第26-28页
        4.1.1 严格以教学大纲为核心划分专题第26页
        4.1.2 明确专题之间的主线联系第26-27页
        4.1.3 专题内容随改革开放实践不断完善第27-28页
    4.2 对教学内容的建议第28-31页
        4.2.1 统一教师对教学大纲的理解第28-29页
        4.2.2 引导教师将科学研究与教学有效结合第29-30页
        4.2.3 以学生为本全面推行“学理性”教学方法第30-31页
    4.3 对教学管理的建议第31-35页
        4.3.1 完善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估机制第31-32页
        4.3.2 在三级教学管理制度基础上完善课程负责人制度第32-33页
        4.3.3 探索考试形式改革第33-35页
第5章 结论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致谢第39-40页
附录第40-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YARN的FPGA异构集群系统研究
下一篇:Klotho基因与大鼠心力衰竭心肌重构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