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12-15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2.1.1 反馈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多元反馈教学法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3 多元反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比 | 第16-17页 |
2.2 国内外有关反馈方面的研究 | 第17-24页 |
2.2.1 国内有关反馈方面的研究 | 第17-22页 |
2.2.2 国外有关反馈方面研究 | 第22-24页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24-32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4-32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24页 |
3.2.2 数理统计法 | 第24页 |
3.2.3 专家访谈法 | 第24页 |
3.2.4 实验法 | 第24-30页 |
3.2.5 问卷调查法 | 第30-32页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2-48页 |
4.1 多元反馈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 第32-35页 |
4.1.1 多元反馈教学法的“三论”基础 | 第32-33页 |
4.1.2 多元反馈教学法的教学论基础 | 第33-34页 |
4.1.3 多元反馈教学法的学习论基础 | 第34-35页 |
4.2 多元反馈教学法在羽毛球课堂的教学原则 | 第35-37页 |
4.2.1 反馈的全面性原则 | 第35页 |
4.2.2 反馈的具体性原则 | 第35-36页 |
4.2.3 反馈的及时性原则 | 第36页 |
4.2.4 反馈的主体性原则 | 第36-37页 |
4.3 多元反馈教学法的课堂程序结构 | 第37-39页 |
4.3.1 控制系统的多元设计 | 第37页 |
4.3.2 执行系统的多元操作 | 第37-38页 |
4.3.3 反馈系统的多元输出 | 第38-39页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6页 |
4.4.1 教学实验前调查与测试的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4.4.2 教学试验后调查与测试的结果分析 | 第41-46页 |
4.5 多元反馈教学法的教学优势 | 第46-48页 |
4.5.1 多元反馈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 第46页 |
4.5.2 多元反馈教学法能有效促进调控教学活动过程 | 第46-47页 |
4.5.3 多元反馈教学法融合了多种教学思想 | 第47页 |
4.5.4 多元反馈教学法丰富了评价模式 | 第47-48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8-50页 |
5.1 结论 | 第48页 |
5.2 建议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1 | 第53-54页 |
附录 2 | 第54-55页 |
附录 3 | 第55-56页 |
附录 4 | 第56-57页 |
附录 5 | 第57-58页 |
附录 6 | 第58-59页 |
附录 7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