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甲草植被屋顶能量平衡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 ·植被屋顶的发展简史 | 第12页 |
| ·植被屋顶的结构与分类 | 第12-14页 |
| ·针对植被屋顶的研究 | 第14-19页 |
| ·性能研究成果 | 第15-17页 |
| ·理论研究成果 | 第17-19页 |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佛甲草辐射特性的研究 | 第21-34页 |
| ·佛甲草叶片的辐射特性 | 第22-25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研究结果 | 第23-25页 |
| ·佛甲草草坪的辐射特性 | 第25-33页 |
| ·研究方法 | 第25-30页 |
| ·研究结果 | 第30-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佛甲草植被屋顶能量平衡的理论分析 | 第34-45页 |
| ·能量平衡基本方程 | 第34-37页 |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热效应的计算 | 第37-40页 |
| ·光合作用热效应的计算 | 第37-39页 |
| ·呼吸作用热效应的计算 | 第39-40页 |
| ·植物生理活动热效应的简化计算 | 第40-42页 |
| ·蒸散作用热效应的计算 | 第40页 |
| ·净光合作用热效应的计算 | 第40-41页 |
| ·蒸腾系数 | 第41-42页 |
| ·能量平衡简化方程 | 第42页 |
| ·考虑植物净光合作用热效应的必要性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佛甲草植被屋顶能量平衡的现场实测 | 第45-62页 |
| ·实验方法 | 第45-48页 |
| ·能量平衡分析 | 第48-57页 |
| ·分析日的选取及其基本特征 | 第48-51页 |
| ·逐时能量平衡分析 | 第51-55页 |
| ·24 小时能量平衡分析 | 第55-57页 |
| ·实测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第57-61页 |
| ·传向室内的热流 | 第57-59页 |
| ·结构屋面上表面温度 | 第59-60页 |
| ·对流换热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附录1 各计算参数的取值 | 第68-69页 |
| 附录2 主要实验仪器的技术指标 | 第69-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