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第6-14页 |
| 1. 古代中医老年热病文献研究 | 第6-8页 |
| 1.1 秦汉时期老年热病相关内容 | 第6-7页 |
| 1.2 隋唐宋金元时期对老年热病的论述 | 第7-8页 |
| 1.3 明清时期老年热病 | 第8页 |
| 2. 老年热病的现代治疗 | 第8-13页 |
| 2.1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 第8-9页 |
| 2.2 老年热病的常见病因 | 第9-10页 |
| 2.3 老年热病的辨证方法及证型 | 第10-11页 |
| 2.4 老年热病的治疗 | 第11-1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14页 |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第14-24页 |
| 前期研究基础 | 第14页 |
| 临床资料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辨证标准 | 第14-15页 |
| 分析方法 | 第15页 |
| 分析结果 | 第15-24页 |
| 1. 基本情况 | 第15页 |
| 2. 病程长度 | 第15-16页 |
| 3. 西医诊断 | 第16页 |
| 4. 中医诊断 | 第16-17页 |
| 5. 处方 | 第17-24页 |
| 讨论 | 第24-29页 |
| 1. 从学术继承脉络角度来看姜良铎教授治疗热病的学术框架 | 第24页 |
| 2. “一源三歧”理论,以宣畅通达之法治疗热病、脑病、脾胃病 | 第24页 |
| 3. 姜良铎教授治疗老年热病的温病、伤寒统一观 | 第24-25页 |
| 4. 老年热病的治疗中尤其重视调整气阴耗伤 | 第25-27页 |
| 5. 老年热病的发生与复发除常见原因外,重视季节、气候、节气的作用 | 第27页 |
| 6. 重视西医的发热原因诊断,并着眼点在于“未明原因”的作用 | 第27页 |
| 7. 姜良铎教授治疗老年热病的特点 | 第27-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 致谢 | 第30-31页 |
| 个人简历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