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及隔震体系第9-10页
    1.2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耐火性能研究的必要性第10页
    1.3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耐火性能研究现状第10-15页
        1.3.1 橡胶热物理特性研究第11-12页
        1.3.2 橡胶常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研究第12-14页
        1.3.3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耐火性能试验研究第14-15页
    1.4 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1 研究目标第15-16页
        1.4.2 研究内容第16页
    参考文献第16-18页
第二章 橡胶热物理性能试验研究第18-33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试样制备第18-19页
    2.3 热物理试验研究第19-31页
        2.3.1 HotDisk热常数分析试验第19-23页
        2.3.2 TGA热重分析试验第23-24页
        2.3.3 SBR及NR橡胶高温冷却后宏微观形态第24-31页
    2.4 小结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3页
第三章 橡胶常温及高温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第33-52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单轴拉伸试验研究第33-39页
        3.2.1 试片制备第33-34页
        3.2.2 试验加载制度第34-35页
        3.2.3 试验结果分析第35-39页
    3.3 简单剪切性能试验第39-48页
        3.3.1 试样制备第39-40页
        3.3.2 试验加载制度第40-41页
        3.3.3 试验结果分析第41-48页
            3.3.3.1 破坏性试验第41-43页
            3.3.3.2 循环剪切试验第43-48页
    3.4 单轴压缩性能试验第48-50页
        3.4.1 试样制备第48页
        3.4.2 试验加载制度第48-49页
        3.4.3 试验结果第49-50页
    3.5 小结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第四章 基于ANSYS的NR橡胶高温后超弹性模型参数确定第52-68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橡胶类材料本构模型研究第52-56页
        4.2.1 橡胶类材料本构模型基本理论第52-53页
        4.2.2 超弹性本构模型基本理论第53-54页
        4.2.3 ANSYS常用超弹性材料模型第54-56页
    4.3 基于ANSYS的NR橡胶高温后超弹性模型参数确定第56-66页
        4.3.1 基本思路第56页
        4.3.2 材料参数的识别第56-59页
        4.3.3 材料模型及其参数的有效性验证第59-66页
    4.4 小结第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第五章 基于ANSYS的LNR系列支座火灾后力学性能分析第68-94页
    5.1 引言第68页
    5.2 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四面受火瞬态传热模拟研究第68-74页
        5.2.1 基本理论及假设第68-70页
        5.2.2 温度场模型及有效性验证第70-73页
            5.2.2.1 模型输入第70-71页
            5.2.2.2 模型有效性验证第71-73页
        5.2.3 LNR600(海达)支座受火1.0h温度场分析第73-74页
    5.3 LN-R600支座受火1.0h后剩余力学性能模拟研究第74-87页
        5.3.1 建模工作第74-76页
        5.3.2 模型有效性验证第76-82页
        5.3.3 LNR600支座1.0h受火后剩余力学性能分析第82-87页
            5.3.3.1 设计竖向荷载10MPa下支座内部应力分布第82-83页
            5.3.3.2 剪应变100%(设计竖向荷载10MPa)时支座内部应力分布第83-86页
            5.3.3.3 受火1.0h后支座基本力学性能参数计算第86-87页
    5.4 支座耐火性能参数化分析第87-92页
        5.4.1 参数的确定及分析思路第87-88页
        5.4.2 受火时间对支座耐火性能的影响第88-89页
        5.4.3 有效直径对支座耐火性能的影响第89-90页
        5.4.4 支座△K_v及△K_h的参数化表示第90-92页
    5.5 小结第92页
    参考文献第92-9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4-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经济增长对非洲中部地区出口和投资依赖度研究
下一篇:丁桂散外敷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