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9页 |
1.1 病毒概述 | 第14-15页 |
1.2 核酸提取技术 | 第15-17页 |
1.2.1 液相提取 | 第16-17页 |
1.2.2 非磁性固相提取 | 第17页 |
1.3 磁性颗粒用于核酸提取 | 第17-21页 |
1.3.1 磁性纳米颗粒 | 第18-19页 |
1.3.2 负电磁性颗粒 | 第19页 |
1.3.3 正电磁性颗粒 | 第19-20页 |
1.3.4 选择性核酸提取 | 第20-21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9页 |
第二章 Fe_3O_4磁性颗粒的合成、修饰与表征 | 第29-46页 |
2.1 前言 | 第29-30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3页 |
2.3.1 Fe_3O_4磁性颗粒的表征与分析 | 第32-34页 |
2.3.2 SMPs的表征与分析 | 第34-36页 |
2.3.3 AMPs的表征与分析 | 第36-39页 |
2.3.4 APBA-MPs的表征与分析 | 第39-41页 |
2.3.5 CPBA-MPs的表征与分析 | 第41-43页 |
2.4 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第三章 磁性颗粒与核酸的吸附和解吸附性质研究 | 第46-74页 |
3.0 前言 | 第46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3.2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3.3.1 SMPs与核酸的吸附与解吸附 | 第47-48页 |
3.3.2 AMPs与核酸的吸附与解吸附 | 第48页 |
3.3.3 CPBA-MNPs与核酸的吸附与解吸附 | 第48-49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9-71页 |
3.4.1 SMPs与核酸的吸附和解吸附性质研究 | 第49-59页 |
3.4.2 AMPs与核酸的吸附与解吸附性质研究 | 第59-63页 |
3.4.3 CPBA-MNPs与核酸的吸附与解吸附性质 | 第63-71页 |
3.5 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第四章 二氧化硅包裹的磁性颗粒在HBV/HCV检测中应用研究 | 第74-91页 |
4.1 前言 | 第74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74-75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75-78页 |
4.3.1 HBV标准品与标准曲线制备 | 第75-76页 |
4.3.2 HCV标准品与标准曲线 | 第76页 |
4.3.3 核酸提取方法的设计与优化 | 第76-77页 |
4.3.4 常规PCR/RT-PCR | 第77-78页 |
4.3.5 实时荧光PCR/RT-PCR | 第78页 |
4.3.6 应用检测 | 第78页 |
4.3.7 数据分析 | 第78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78-89页 |
4.4.1 HBV标准品制备与标准曲线 | 第78-81页 |
4.4.2 HCV标准品与标准曲线 | 第81-83页 |
4.4.3 核酸提取方法 | 第83-87页 |
4.4.4 应用检测 | 第87-89页 |
4.5 小结 | 第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第五章 二氧化硅包裹的磁性颗粒在植物病毒检测中应用研究 | 第91-109页 |
5.1 前言 | 第91-92页 |
5.2 实验材料 | 第92-93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93-95页 |
5.3.1 病毒/类病毒标准品的制备 | 第93页 |
5.3.2 标准曲线 | 第93页 |
5.3.3 核酸提取方法的设计与优化 | 第93-95页 |
5.3.4 应用检测 | 第95页 |
5.3.5 常规RT-PCR | 第95页 |
5.3.6 实时荧光RT-PCR | 第95页 |
5.4 实验结果 | 第95-105页 |
5.4.1 标准品的制备 | 第95-96页 |
5.4.2 标准曲线 | 第96-99页 |
5.4.3 核酸提取方法的设计与优化 | 第99-103页 |
5.4.4 应用检测 | 第103-105页 |
5.5 讨论与小结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09页 |
第六章 苯硼酸修饰磁性纳米粒子用于种子核酸的提取 | 第109-123页 |
6.1 前言 | 第109-110页 |
6.2 实验材料 | 第110-111页 |
6.3 实验方法 | 第111-113页 |
6.3.1 核酸提取 | 第111-112页 |
6.3.2 基因组DNA提取与转基因检测 | 第112页 |
6.3.3 总核酸提取与种传病毒检测 | 第112页 |
6.3.4 百合叶片核酸提取与ArMV检测 | 第112页 |
6.3.5 实时荧光PCR/RT-PCR | 第112-113页 |
6.4 实验结果 | 第113-120页 |
6.4.1 核酸提取方法设计 | 第113-114页 |
6.4.2 百合叶片核酸提取与ArMV检测 | 第114-115页 |
6.4.3 DNA提取与转基因检测 | 第115-116页 |
6.4.4 总核酸与RNA提取和种传病毒检测 | 第116-118页 |
6.4.5 核酸提取液抑制性评价 | 第118页 |
6.4.6 DNA去除效果评价 | 第118-120页 |
6.5 小结 | 第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23-12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6-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