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职务犯罪侦查制度基本理论梳理 | 第10-23页 |
(一)职务犯罪的界定 | 第10-14页 |
1、各国(地区)刑事法律和判例中的职务犯罪 | 第10-12页 |
2、我国职务犯罪的界定 | 第12-13页 |
3、比较与分析 | 第13-14页 |
(二)职务犯罪侦查 | 第14-17页 |
1、职务犯罪侦查的内涵 | 第14-15页 |
2、职务犯罪侦查的特点 | 第15-16页 |
3、职务犯罪侦查的模式 | 第16-17页 |
(三)职务犯罪侦查权及其配置的一般理论 | 第17-23页 |
1、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内涵 | 第17-18页 |
2、职务犯罪侦查权的配置 | 第18-20页 |
3、职务犯罪侦查权的价值取向 | 第20-23页 |
二、职务犯罪侦查机关配置结构及机制 | 第23-39页 |
(一)域外国家及地区的相关规定 | 第23-29页 |
1、日本 | 第23-25页 |
2、英国 | 第25-27页 |
3、我国香港特区 | 第27-29页 |
(二)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机关的配置结构及领导体制 | 第29-39页 |
1、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机关的横向配置结构 | 第29-31页 |
2、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机关的纵向配置结构 | 第31-34页 |
3、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机构纵横配置与域外国家地区的对比 | 第34-39页 |
三、我国职务犯罪侦查制度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 第39-57页 |
(一)我国职务犯罪侦查制度的理论困境 | 第39-46页 |
1、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性质之争 | 第39-42页 |
2、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存废之争 | 第42-46页 |
3、检察官理论的困惑及对侦查的影响 | 第46页 |
(二)我国职务犯罪侦查制度的现实问题 | 第46-57页 |
1、双重领导下的职务犯罪侦查权缺乏独立性 | 第47-49页 |
2、制约机制不足,配置不够科学 | 第49-57页 |
四、解决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改革路径 | 第57-75页 |
(一)厘清检察理论及现实需要 | 第57-61页 |
1、明确赋予检察机关侦查指挥权 | 第57-59页 |
2、实践检察官客观义务,实现司法公正 | 第59-61页 |
(二)整合职务犯罪侦查力量资源 | 第61-66页 |
1、整合建立统一职务犯罪侦查机关,统一行使侦查权 | 第61-63页 |
2、完善法制规范,改进多元反腐体制弊端 | 第63-66页 |
(三)摆脱地方羁绊的侦查领导体制,构建新型职务犯罪侦查体制 | 第66-71页 |
1、改革现行检察侦查体制,强化职务犯罪侦查机关独立性 | 第66-69页 |
2、构建职务犯罪侦查的司法审查制度 | 第69-70页 |
3、厘清检察侦查一体化与检察侦查独立的边界 | 第70-71页 |
(四)明确职务犯罪侦查机关的特殊侦查权 | 第71-73页 |
(五)设置独立的反腐败委员会,增强对职务犯罪侦查的法制化监督 | 第73-75页 |
结语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