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植物学论文

锰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对砷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附件第3-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略表第14-15页
第一章 引言第15-22页
    1.1 砷概述第15-16页
        1.1.1 砷的基本性质第15页
        1.1.2 砷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及毒性影响因素第15-16页
        1.1.3 砷的来源及危害第16页
    1.2 水体及土壤中的砷的污染现状第16页
    1.3 砷的去除第16-18页
        1.3.1 环境中砷的去除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2 常用的砷吸附材料第17-18页
    1.4 生物炭及材料的应用第18-19页
        1.4.1 生物炭及生物炭基材料第18页
        1.4.2 锰氧化物及生物炭基材料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研究第18页
        1.4.3 生物炭及生物炭基材料对砷的吸附去除第18-19页
        1.4.4 炭锰材料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第19页
    1.5 研究意义、目的及研究内容第19-21页
        1.5.1 研究意义及目的第19-20页
        1.5.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6 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二章 不同炭锰材料对水环境中砷(Ⅲ)的吸附性能研究第22-35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2-24页
        2.2.1 生物炭及炭-锰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2页
        2.2.2 炭基材料的特性表征第22-23页
        2.2.3 砷的测定条件与方法第23页
        2.2.4 不同量的吸附试验第23页
        2.2.5 吸附动力学试验第23页
        2.2.6 吸附等温试验第23页
        2.2.7 pH影响试验第23-24页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4页
        2.3.1 砷吸附量计算第24页
        2.3.2 动力学方程第24页
        2.3.3Langmuir和Freundlich拟合方程第24页
        2.3.4 数据分析方法第24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24-33页
        2.4.1 炭基材料的理化性质第24-25页
        2.4.2 不同炭基材料的吸附特性第25-26页
        2.4.3 动力学吸附试验第26-28页
        2.4.4 不同pH下炭锰材料对As(Ⅲ)的吸附第28-29页
        2.4.5 炭锰材料对砷(Ⅲ)的等温吸附试验第29-31页
        2.4.6 炭基材料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31-32页
        2.4.7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征第32-33页
    2.5 讨论第33页
    2.6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炭锰复合材料对红壤吸附砷(Ⅲ)的影响研究第35-46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3.2.1 供试土壤第35页
        3.2.2 供试材料第35页
        3.2.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35-36页
        3.2.4 试验设计第3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6-44页
        3.3.1 不同炭锰材料添加量对红壤吸附砷(Ⅲ)的影响第36-37页
        3.3.2 添加炭锰材料对红壤吸附砷(Ⅲ)的影响第37-38页
        3.3.3 不同炭锰材料添加量对红壤pH的影响第38-39页
        3.3.4 炭锰材料对砷(Ⅲ)氧化效果第39-40页
        3.3.5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第40-42页
        3.3.6 土壤的表面特性表征第42-44页
    3.4 讨论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炭锰复合材料对土壤砷的调控作用第46-59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6-47页
        4.2.1 供试土壤第46页
        4.2.2 水稻品种第46-47页
        4.2.3 供试材料第47页
        4.2.4 盆栽实验设计第47页
        4.2.5 土壤与生物炭理化性质测定:第47页
        4.2.6 水稻育苗第47页
        4.2.7 生长期间土壤溶液中砷的含量测定第47页
    4.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47-49页
        4.3.1 水稻根、茎、叶消煮:第47-48页
        4.3.2 水稻籽粒消煮:第48页
        4.3.3 水稻根表铁膜的测定第48页
        4.3.4 水稻籽粒氨基酸的测定第48页
        4.3.5 土壤中有效态砷的提取第48页
        4.3.6 数据分析第48-49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49-57页
        4.4.1 炭锰材料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第49页
        4.4.2 炭锰材料对水稻中砷的总量及各价态含量的影响第49-52页
        4.4.3 炭锰材料对水稻籽粒中氨基酸的影响第52-53页
        4.4.4 炭锰材料对水稻土pH的影响第53-54页
        4.4.5 炭锰材料对水稻土溶液中砷的含量的影响第54页
        4.4.6 炭锰材料对水稻土中的有效态砷的含量的影响第54-56页
        4.4.7 炭锰材料对土壤根表铁膜的影响第56-57页
    4.5 讨论第57页
    4.6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59-63页
    5.1 综合讨论第59-60页
        5.1.1 炭锰材料对砷的吸附性能影响探讨第59页
        5.1.2 炭锰材料对红壤吸附砷的性能影响第59-60页
        5.1.3 炭锰材料对水稻土砷生物有效性的调控第60页
    5.2 全文结论第60-61页
    5.3 本文创新点第61页
    5.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致谢第71-72页
作者简历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确定时滞系统鲁棒控制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利用扰动功率的电网中低频振荡源定位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