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1.引言 | 第14-29页 |
1.1 奇异变形杆菌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1.1 病原学 | 第14页 |
1.1.2 流行病学 | 第14-15页 |
1.1.3 发病机理 | 第15页 |
1.1.4 诊断 | 第15页 |
1.1.5 防治 | 第15-16页 |
1.1.6 公共卫生意义 | 第16页 |
1.2 细菌鉴定方法 | 第16-23页 |
1.2.1 传统细菌学检测方法 | 第17-18页 |
1.2.2 血清学检测 | 第18-20页 |
1.2.3 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20-22页 |
1.2.4 外膜蛋白 | 第22-23页 |
1.3 乳酸菌及其表达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1.3.1 乳酸菌的概述 | 第23-24页 |
1.3.2 乳酸菌表达系统 | 第24-25页 |
1.3.3 食品级表达系统 | 第25-26页 |
1.3.4 乳酸菌作为活疫苗抗原传递载体 | 第26页 |
1.4 黏膜免疫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1.5 松花粉多糖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8-29页 |
2.材料与方法 | 第29-46页 |
2.1 材料 | 第29-32页 |
2.1.1 被检材料 | 第29页 |
2.1.2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 | 第29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9-32页 |
2.2 羔羊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32-34页 |
2.2.1 细菌的分离培养与纯化 | 第32页 |
2.2.2 革兰氏染色、镜检 | 第32页 |
2.2.3 细菌生化鉴定 | 第32页 |
2.2.4 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 第32-33页 |
2.2.5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3页 |
2.2.6 药敏试验 | 第33页 |
2.2.7 游散行为分析 | 第33页 |
2.2.8 细菌毒力试验 | 第33-34页 |
2.2.9 毒素测定试验 | 第34页 |
2.3 奇异变形杆菌ompA基因重组乳酸乳球菌的构建 | 第34-42页 |
2.3.1 构建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2.3.2omp A 基因的 PCR 扩增 | 第35-36页 |
2.3.3 ompA 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第36-39页 |
2.3.4 表达 omp A 基因重组乳酸乳球菌的构建 | 第39-42页 |
2.4 ompA基因在重组乳酸乳球菌中的表达 | 第42-43页 |
2.4.1 重组乳酸乳球菌ompA基因的诱导表达 | 第42页 |
2.4.2 Western blot检测 | 第42页 |
2.4.3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第42页 |
2.4.4 流式细胞仪检测 | 第42-43页 |
2.4.5 重组乳酸乳球菌在小鼠体内定植测定 | 第43页 |
2.5 泰山松花粉多糖对重组羊奇异变形杆菌口服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 | 第43-46页 |
2.5.1 疫苗制备 | 第43页 |
2.5.2 动物试验 | 第43-44页 |
2.5.3 泰山松花粉多糖对口服疫苗在小鼠体内免疫反应的影响 | 第44-46页 |
2.5.4 免疫保护试验 | 第46页 |
2.5.5 数据分析 | 第46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46-60页 |
3.1 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迁徙行为分析 | 第46-54页 |
3.1.1 菌落形态观察及革兰氏染色镜检 | 第46-48页 |
3.1.2 分离菌生化鉴定结果 | 第48-49页 |
3.1.3 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 第49页 |
3.1.4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 第49-50页 |
3.1.5 药敏试验结果 | 第50-52页 |
3.1.6 迁徙行为分析结果 | 第52-53页 |
3.1.7 毒力试验结果 | 第53-54页 |
3.1.8 毒素测定试验结果 | 第54页 |
3.2 表达奇异变形杆菌ompA基因重组乳酸乳球菌的构建 | 第54-57页 |
3.2.1 表达ompA基因重组乳酸乳球菌的构建 | 第54-55页 |
3.2.2 表达产物的Western blot检测 | 第55页 |
3.2.3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第55-56页 |
3.2.4 流式细胞检测分析 | 第56页 |
3.2.5 重组乳酸乳球菌在小鼠体内定植检测 | 第56-57页 |
3.3 泰山松花粉多糖对羊奇异变形杆菌口服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 第57-60页 |
3.3.1 肠道、气管sIgA及血清IgG效价检测结果 | 第57-58页 |
3.3.2 血清IL-4、IL-2、IL-10、IFN-γ 浓度检测结果 | 第58-59页 |
3.3.3 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检测结果 | 第59-60页 |
3.4 免疫保护试验 | 第60页 |
4.讨论 | 第60-64页 |
5.结论 | 第64-65页 |
6.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7.致谢 | 第70-71页 |
8.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1-72页 |
9.个人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