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内容、创新点 | 第11-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4 创新点 | 第12-14页 |
2 从个人理性到公共理性 | 第14-24页 |
2.1 意志与人治 | 第14-17页 |
2.1.1 作为理性对立面的意志 | 第14-15页 |
2.1.2 唯意志论与人治 | 第15-17页 |
2.2 理性与法治 | 第17-18页 |
2.2.1 自然法与理性精神的高扬 | 第17页 |
2.2.2 理性与法治 | 第17-18页 |
2.3 从个人理性到公共理性 | 第18-24页 |
2.3.1 个人理性与囚徒困境 | 第18-20页 |
2.3.2 合作博弈与公共理性 | 第20-21页 |
2.3.3 作为最高权威的公共理性 | 第21-24页 |
3 公共理性视角下的国家权力 | 第24-34页 |
3.1 国家权力的本质及其界限 | 第24-26页 |
3.1.1 何为国家权力? | 第24-25页 |
3.1.2 国家权力的运行边界 | 第25-26页 |
3.2 个体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冲突 | 第26-31页 |
3.2.1 个体权利与消极自由 | 第26-28页 |
3.2.2 国家权力异化的可能性 | 第28-29页 |
3.2.3 国家权力的法治化——权力纳入宪法的框架 | 第29-31页 |
3.3 国家权力的合法限度 | 第31-34页 |
3.3.1 个人自由的合理限度 | 第31-32页 |
3.3.2 国家权力的合法限度 | 第32-34页 |
4 公共理性视角下依宪治国的实现路径 | 第34-48页 |
4.1 建立宪法的权威:依宪治国的基础 | 第34-37页 |
4.1.1 作为公共理性现实化的宪法 | 第34-35页 |
4.1.2 宪法的至上性 | 第35-37页 |
4.2 达成宪法共识:依宪治国的基本方式 | 第37-40页 |
4.2.1 协商民主的启示与意义 | 第37-38页 |
4.2.2 宪法解释与宪法共识 | 第38-40页 |
4.3 宪法实施监督机关之设置:依宪治国的制度保障 | 第40-43页 |
4.3.1 设置宪法实施监督机关的必要性 | 第40-42页 |
4.3.2 西方国家宪法实施监督机关的启示 | 第42-43页 |
4.4 公共领域与公民精神的培育:法治精神的来源 | 第43-48页 |
4.4.1 公共领域的实质 | 第43-44页 |
4.4.2 理性商谈与公民精神的培育 | 第44-4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5.1 结论 | 第48页 |
5.2 展望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