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艺术作品的保护、修缮和仿造论文

襄阳近现代建筑遗产调查评价与保护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对象界定第10-12页
        1.2.1 时间界定第10-11页
        1.2.2 空间界定第11页
        1.2.3 建筑类型界定第11-12页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2-13页
        1.3.1 研究目的第12页
        1.3.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3-14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页
    1.5 论文的研究框架第14-18页
2 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标准及框架体系第18-30页
    2.1 核心概念第18页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8-20页
        2.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8-19页
        2.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9-20页
    2.3 襄阳近现代建筑遗产相关研究第20-21页
    2.4 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框架、体系第21-26页
        2.4.1 近现代建筑遗产的识别第21-23页
        2.4.2 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第23-25页
        2.4.3 近现代建筑遗产的活化第25-26页
    2.5 襄阳近现代建筑遗产研究、保护的框架体系第26-28页
        2.5.1 研究视角第26-27页
        2.5.2 保护策略第27-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30页
3 襄阳近现代建筑遗产识别第30-46页
    3.1 襄阳近代建筑进行价值评估的目的第30-31页
    3.2 襄阳近现代城市发展历史概述第31-34页
        3.2.1 襄阳城市形态变化第31-33页
        3.2.2 襄阳城市性质的定位与变迁第33-34页
    3.3 襄阳近现代建筑发展历程第34-44页
        3.3.1 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襄阳建筑第35-36页
        3.3.2 20世纪50年代的襄阳房屋建筑第36-38页
        3.3.3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襄阳房屋建筑第38-39页
        3.3.4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末的襄阳房屋建筑第39页
        3.3.5 影响襄阳近代城市和建筑发展的因素第39-44页
    3.4 襄阳市近现代建筑评价体系拟定第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4 襄阳近现代建筑实例分析与评估第46-70页
    4.1 襄阳近现代建筑遗产实例评估第46-67页
        4.1.1 影响型近现代建筑实例第46-64页
        4.1.2 承续型近现代建筑实例第64-67页
    4.2 襄阳近现代建筑特征第67页
    4.3 本章小结第67-70页
5 襄阳近现代建筑保护与更新第70-82页
    5.1 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的目的第70-71页
    5.2 襄阳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第71-73页
        5.2.1 襄阳近现代建筑的分布第71页
        5.2.2 襄阳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第71-73页
    5.3 保护与再利用的基本原则第73-74页
    5.4 襄阳市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策略第74-75页
    5.5 襄阳市近现代建筑遗产更新建议第75-81页
    5.6 本章小结第81-82页
6 结论第82-86页
    6.1 结论第82-83页
    6.2 论文的创新点第83页
    6.3 存在问题及后续展望第83-86页
致谢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附录第90-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维网格化配电抢修智能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GPR137对胰腺癌生长侵袭转移性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