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体育理论论文--体育基础科学论文--运动生理学论文

急性低氧抗阻练习对下肢肌肉募集和激活后增强效应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10页
2 文献综述第10-19页
    2.1 低氧训练第10-11页
    2.2 加压训练第11-12页
    2.3 低氧力量练习第12页
    2.4 激活后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简称PAP)第12-14页
    2.5 肌电第14-19页
        2.5.1 肌电信号的概念第14页
        2.5.2 表面肌电图的概念第14页
        2.5.3 肌电信号的形成过程第14页
        2.5.4 肌电信号的幅值和干扰第14-15页
        2.5.5 肌电信号的提取第15页
        2.5.6 等长运动对肌电信号的影响第15-16页
        2.5.7 肌电信号的分析方法第16-17页
        2.5.8 肌电信号的应用前景第17页
        2.5.9 电机械延迟(EMD)第17-19页
研究一:急性低氧抗阻练习对下蹲跳及肌电的影响第19-28页
    3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9-21页
        3.1 研究对象第19-20页
        3.2 研究方法第20-21页
            3.2.1 实验设备第20页
            3.2.2 1RM深蹲测试第20页
            3.2.3 下蹲跳、肌电测试第20-21页
        3.3 统计分析第21页
    4 实验结果第21-28页
        4.1 结果第21-28页
            4.1.1 低氧抗阻练习对下蹲跳和积分肌电的影响第21-23页
            4.1.2 下蹲跳积分肌电结果第23-28页
研究二:急性低氧抗阻练习对等长肌力测试中电机械延迟和力量发展速率的影响第28-42页
    3 研究对象及方法第28-32页
        3.1 研究对象第28-29页
        3.2 研究方法第29-32页
            3.2.1 实验设备第29页
            3.2.2 1RM深蹲测试第29页
            3.2.3 等长肌电测试第29-30页
            3.2.4 下蹲跳测试第30-31页
            3.2.5 电机械延迟EMD计算方法第31页
            3.2.6 力量发展速率RFD计算方法第31-32页
        3.3 统计分析第32页
    4 研究结果第32-42页
        4.1 等长肌力测试(MVC)力矩结果第32-33页
        4.2 力量发展速率(RFD)结果第33-34页
        4.3 电-机械延迟(EMD)结果第34-35页
        4.4 一次最大等长收缩(MVC)测试积分肌电结果第35-41页
        4.5 下蹲跳(CMJ)测试结果第41-42页
5 分析与讨论第42-45页
    5.1 激活后增强效应产生的原因第42-43页
    5.2 不同肌肉募集程度不同的原因第43-44页
    5.3 EMD、RFD与肌肉募集的关系第44-45页
    5.4 EMD与力矩对肌肉状态的评价第45页
6 结论与建议第45-47页
    6.1 结论第45页
    6.2 建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住院患儿STRONGkids营养风险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台湾免费报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台湾《U paper》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