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全光捕获技术总体方案 | 第14-27页 |
2.1 激光通信系统概述 | 第14-17页 |
2.1.1 激光通信系统的组成 | 第14-15页 |
2.1.2 激光通信系统工作流程 | 第15-17页 |
2.2 全光捕获技术总体方案设计 | 第17-18页 |
2.2.1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7-18页 |
2.2.2 全光捕获试验装置的技术指标 | 第18页 |
2.3 全光捕获技术理论分析 | 第18-26页 |
2.3.1 信标光设计 | 第18-20页 |
2.3.2 扫描模式选择 | 第20-22页 |
2.3.3 捕获时间 | 第22页 |
2.3.4 捕获概率 | 第22-24页 |
2.3.5 捕获链路功率模型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全光捕获系统参数分析 | 第27-37页 |
3.1 方位一维扫描的全光学激光通信捕获方法 | 第27-33页 |
3.1.1 方位一维扫描的全光学激光通信捕获方法的工作流程 | 第27页 |
3.1.2 不确定区域分析 | 第27-29页 |
3.1.3 终端扫描速度分析 | 第29-30页 |
3.1.4 CCD的捕获视场角对捕获时间的影响 | 第30-32页 |
3.1.5 束散角对捕获时间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 基于图像识别与预判的全光捕获扫描方法 | 第33-35页 |
3.2.1 系统组成 | 第34-35页 |
3.2.2 实现步骤 | 第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全光捕获技术试验系统设计 | 第37-46页 |
4.1 试验系统硬件结构组成 | 第37-42页 |
4.1.1 信标光发射系统 | 第37-39页 |
4.1.2 信标光接收系统 | 第39-40页 |
4.1.3 运动转台选择 | 第40-42页 |
4.2 全光捕获系统控制设计 | 第42-45页 |
4.2.1 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 | 第42-43页 |
4.2.2 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43-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全光捕获技术验证试验 | 第46-52页 |
5.1 束散角的测量 | 第46-47页 |
5.2 试验方案 | 第47-48页 |
5.3 试验结果 | 第48-50页 |
5.3.1 捕获相机视场角对捕获的影响 | 第48-49页 |
5.3.2 束散角对捕获的影响 | 第49页 |
5.3.3 扫描速度对捕获的影响 | 第49-50页 |
5.3.4 捕获不确定区域对捕获的影响 | 第50页 |
5.4 试验分析 | 第50-5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