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序言第9-10页
一、认罪认罚从宽程序概述第10-12页
    (一) 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由来第10页
    (二) 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重大意义第10-12页
        1. 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第10-11页
        2. 提高诉讼效率第11页
        3. 实现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第11-12页
二、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现状分析第12-19页
    (一) 认罪认罚从宽程序适用范围第12-13页
        1. 积极方面规定认罪认罚从宽程序适用范围第12页
        2. 消极方面规定认罪认罚从宽程序适用范围第12-13页
    (二) 认罪认罚从宽程序适用阶段第13-15页
        1. 侦查阶段适用体现第13-14页
        2. 审查起诉阶段适用体现第14页
        3. 法院审查确认阶段第14-15页
    (三) 认罪认罚从宽程序衔接第15-16页
        1. 刑事速裁程序与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衔接第15-16页
        2. 普通程序与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衔接第16页
    (四) 权利保障机制第16-18页
        1. 保障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与真实认知第16-17页
        2. 获得律师的帮助第17页
        3. 听取被害人及相关人的意见第17-18页
        4. 上诉权第18页
    (五) 从宽程序第18-19页
三、认罪认罚从宽程序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一) 尚未对认罪认罚从宽程序进行明确立法第19页
    (二) 检察机关权力配置扩大第19页
    (三) 认罪认罚的从宽幅度不具体第19-20页
四、完善认罪认罚从宽程序问题的建议第20-22页
    (一) 加快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相关立法及司法解释第20页
    (二) 合理配置检察机关的权力第20-21页
        1. 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必须由法院作最终确认第20页
        2. 细化检察院不起诉情形第20-21页
    (三) 细化认罪认罚从宽幅度第21页
    (四) 协调程序衔接与转化第21-22页
    (五) 探索认罪认罚案件书面审理方式第22页
结语第22-23页
参考文献第23-26页
致谢第26页

论文共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社区警务治理法治化研究--以呼和浩特为例
下一篇:锡林浩特市蒙古语文使用情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