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5-1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1 文献分析法 | 第18-19页 |
1.3.2 问卷调查法 | 第19页 |
1.3.3 试验法 | 第19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 第20-26页 |
2.1 国家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要求 | 第20-23页 |
2.1.1 国际竞争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的要求 | 第21-22页 |
2.1.2 社会竞争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要求 | 第22-23页 |
2.1.3 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特殊要求 | 第23页 |
2.2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 第23-26页 |
2.2.1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 | 第24-25页 |
2.2.2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 第25-26页 |
第3章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第26-33页 |
3.1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满足自主学习的时空条件 | 第26-28页 |
3.1.1 时间条件 | 第27-28页 |
3.1.2 空间条件 | 第28页 |
3.2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素质 | 第28-30页 |
3.2.1 心理素质成熟 | 第29页 |
3.2.2 思维能力健全 | 第29-30页 |
3.3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导师力量强 | 第30-33页 |
3.3.1 导师学术能力强 | 第30-31页 |
3.3.2 导师人格影响力强 | 第31-33页 |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自主学习ICOME模式构建 | 第33-52页 |
4.1 自主学习的目标(Intent)构建 | 第33-38页 |
4.1.1 提高理论的兴趣和研发能力 | 第34-35页 |
4.1.2 提高社会问题的分析能力 | 第35-36页 |
4.1.3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 第36-37页 |
4.1.4 提高就业竞争力 | 第37-38页 |
4.2 自主学习内容(Content)构建 | 第38-43页 |
4.2.1 深化教学难点问题 | 第38-39页 |
4.2.2 探讨专业前沿问题 | 第39-40页 |
4.2.3 学习国家最新方针政策 | 第40-41页 |
4.2.4 了解社会热点问题 | 第41-42页 |
4.2.5 拓展职场素质素养 | 第42-43页 |
4.3 自主学习组织(Organiztion)构建 | 第43-45页 |
4.3.1 正式组织 | 第43-44页 |
4.3.2 非正式组织 | 第44-45页 |
4.4 自主学习方法(Method)构建 | 第45-49页 |
4.4.1 讨论主题自主设计法 | 第45-46页 |
4.4.2 团队自主学习法 | 第46-47页 |
4.4.3 团队自主实训法 | 第47-48页 |
4.4.4 新媒体自主学习群 | 第48-49页 |
4.5 自主学习评价机制(Evaluation)构建 | 第49-52页 |
4.5.1 自主学习的内部评价 | 第49-50页 |
4.5.2 自主学习的外部评价 | 第50页 |
4.5.3 就业后用人单位评价跟踪 | 第50-52页 |
第5章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自主学习ICOME模式实践探索 | 第52-59页 |
5.1 设计自主学习内容 | 第52-53页 |
5.1.1 专业知识拓展类 | 第52页 |
5.1.2 兴趣问题学习类 | 第52-53页 |
5.1.3 综合素质提升类 | 第53页 |
5.2 组建自主学习组织 | 第53-56页 |
5.2.1 学术部 | 第54页 |
5.2.2 思想者论坛 | 第54-55页 |
5.2.3 挑战杯团队 | 第55页 |
5.2.4 就业备考小组 | 第55-56页 |
5.2.5 同导师小组 | 第56页 |
5.3 试用自主学习方法 | 第56-59页 |
5.3.1 设计自主学习主题 | 第56-57页 |
5.3.2 开展团队自主学习 | 第57页 |
5.3.3 进行团队自主实训 | 第57页 |
5.3.4 建立新媒体学习群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69页 |
本人在研期间参加学术活动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