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29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1-13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3页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一、国外关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二、国内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问题的研究 | 第15-18页 |
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9-27页 |
一、基本理论 | 第19-22页 |
二、基本假设 | 第22-2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四、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第四节 创新与研究的不足 | 第27-29页 |
一、研究的创新 | 第27-28页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28-29页 |
第一章 中国养老保险统筹制度的发展 | 第29-50页 |
第一节 养老保险统筹制度的基本内涵 | 第29-31页 |
一、养老保险制度 | 第29-30页 |
二、养老保险的统筹制度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中国养老保险统筹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31-40页 |
一、全国统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雏形时期 | 第32-33页 |
二、社会统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初建时期 | 第33-37页 |
三、地方统筹: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时期 | 第37-40页 |
第三节 中国养老保险统筹制度的现状 | 第40-43页 |
一、制度体系以职业为基础呈现分散化特征 | 第40-41页 |
二、保险筹资实现“统账结合” | 第41-43页 |
三、管理层次呈现地方化和基层化特征 | 第43页 |
第四节 统筹制度发展瓶颈:“全国统筹悖论” | 第43-50页 |
一、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44-47页 |
二、全国统筹悖论的出现 | 第47-50页 |
第二章“典型国家”养老保险统筹制度类型学分析 | 第50-71页 |
第一节 养老保险制度“良性运行”的典型国家 | 第50-52页 |
一、“典型国家”的选取依据 | 第50-51页 |
二、“典型国家”的选定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典型国家养老保险统筹制度的基本分类 | 第52-65页 |
一、行政性全国统筹型 | 第52-56页 |
二、市场性全国统筹型 | 第56-59页 |
三、社会化统筹型 | 第59-62页 |
四、地方分散统筹型 | 第62-65页 |
第三节 养老保险统筹制选择的潜在影响因素 | 第65-71页 |
一、经济性影响因子 | 第65-67页 |
二、政治性影响因子 | 第67-69页 |
三、社会性影响因子 | 第69-71页 |
第三章 中国养老保险统筹制度的判别分析 | 第71-88页 |
第一节 统筹制度判别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71-72页 |
一、统筹制度判别分析的核心目的 | 第71-72页 |
二、统筹制度判别分析的操作要求 | 第72页 |
第二节 养老保险统筹制度判别函数的建立流程 | 第72-81页 |
一、依统筹制度选定分组样本 | 第73页 |
二、依统筹制度潜在影响因子确定判别指标 | 第73-77页 |
三、统筹制度判别指标的量化 | 第77-81页 |
第三节 统筹制度判别函数的确立及对中国的判定 | 第81-88页 |
一、判别函数样本和自变量有效性验证 | 第81-83页 |
二、统筹制度判别函数的最终确立 | 第83-85页 |
三、统筹制度判别函数对中国的判别结果 | 第85-88页 |
第四章 中国养老保险统筹制度选择的“特殊性”分析 | 第88-97页 |
第一节 养老保险统筹制度选择与变迁的历史原因 | 第89-93页 |
一、雏形期形成全国统筹的原因 | 第89-90页 |
二、初建期实行社会统筹的原因 | 第90-92页 |
三、发展期实行地方统筹的原因 | 第92-93页 |
第二节 中国养老保险统筹制度变迁的特殊性 | 第93-97页 |
一、养老保险制度缺乏足够的经济基础作支撑 | 第93-94页 |
二、渐进性改革造制约养老保险统筹制度选择 | 第94-96页 |
三、区域差异对统筹制度形成隐性控制 | 第96-97页 |
第五章 依“特殊性”对统筹制度判别结果的优化及相关建议 | 第97-107页 |
第一节 判别函数拟合的全国统筹制度建立的条件 | 第97-101页 |
一、对GDP增长率指标及其系数的分析 | 第97-98页 |
二、对经济自由度指数指标及其系数的分析 | 第98-99页 |
三、对大城市群人口占比指标及其系数的分析 | 第99-100页 |
四、对基尼指数指标及其系数的分析 | 第100-101页 |
五、对老龄化率指标及其系数的分析 | 第101页 |
第二节 结合中国特殊性对判定结果的拟合优化 | 第101-104页 |
一、中国国情与全国统筹制度所需条件的拟合度 | 第101-102页 |
二、中国特殊性对判别函数拟合条件的影响及优化结果 | 第102-104页 |
第三节 中国推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的实现路径 | 第104-107页 |
一、强化养老保险的经济基础和制度支撑 | 第104-105页 |
二、重塑全国统筹制度的目标和方法 | 第105页 |
三、深入探究先进国家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的必须条件 | 第105-106页 |
四、根据中国养老保险统筹制度特殊性厘定细节 | 第106-107页 |
结语 | 第107-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