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实时信息系统的理论研究与系统设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研究目标第13-14页
     ·研究方案第14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14-15页
   ·本文组织结构第15-16页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二章 实时信息系统理论研究第17-22页
   ·概述第17-18页
   ·实时信息的定义第18页
   ·实时信息的价值模型第18-19页
   ·实时信息系统的定义第19-20页
   ·实时信息系统的性能模型第20-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实时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第22-33页
   ·信息采集系统第22-28页
     ·无线传感器系统第22-24页
     ·RFID 系统第24-25页
     ·智能手机系统第25-28页
   ·信息处理系统第28-29页
     ·无线传感器系统第28页
     ·智能手机系统第28-29页
     ·云计算平台第29页
   ·信息发布系统第29-32页
     ·Ajax 技术第30页
     ·智能手机系统提醒技术第30-31页
     ·智能手机系统Push 技术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实时信息系统实例分析第33-39页
   ·实时路况系统第33-34页
   ·微博客系统第34-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INFOCOM LIVE 实时会务系统第39-45页
   ·背景介绍第39页
   ·INFOCOM LIVE 实时会务系统中的实时信息第39-40页
     ·会场信息第39页
     ·官方会议信息第39-40页
     ·自由信息第40页
   ·INFOCOM LIVE 实时会务系统的设计第40-44页
     ·系统架构第40-41页
     ·相关技术第41页
     ·信息采集第41页
     ·信息处理第41-42页
     ·信息发布第42-44页
   ·INFOCOM LIVE 实时会务系统的运营第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六章 LBS 服务研究第45-56页
   ·LBS 服务的定义第45页
   ·LBS 服务与实时信息系统的关系第45-46页
   ·LBS 服务发展现状第46-47页
   ·LBS 服务的机遇第47-48页
     ·智能手机第47页
     ·020(Online to Offline)模式第47页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数据挖掘第47-48页
     ·区域性广告第48页
     ·手机支付第48页
   ·LBS 服务的挑战第48-49页
     ·商业模式第48页
     ·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第48-49页
     ·隐私第49页
   ·LBS 服务主要模式第49-51页
     ·签到(Check-In)模式第49页
     ·游戏模式第49-50页
     ·生活服务模式第50页
     ·社交模式第50-51页
   ·LBS 服务核心技术第51-55页
     ·定位技术第51页
     ·GIS 系统第51-54页
     ·智能手机系统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七章 吆喝平台第56-66页
   ·概述第56页
   ·国内现状第56-57页
   ·设计目标第57-58页
     ·提供更为精确的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发布第57页
     ·提供更具有实时性的信息第57-58页
     ·可信,实时的信息发布机制第58页
   ·软件架构第58-62页
     ·平台架构第58-59页
     ·服务器端架构第59-60页
     ·通信架构第60页
     ·手机端软件架构第60-62页
   ·系统实现第62-65页
     ·开发环境第62页
     ·界面第62-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八章 总结第66-68页
   ·本文研究总结第66页
   ·创新点第66-67页
   ·未来的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主动外观模型的人脸表情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