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隔离型全桥电源变换器电磁兼容分析与抑制方案设计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1.2 论文选题意义 | 第9页 |
| 1.2 电动汽车电磁兼容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3 电力电子装置电磁兼容研究概述 | 第10-12页 |
| 1.4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14页 |
| 2 电磁兼容理论基础 | 第14-22页 |
| 2.1 电磁兼容 | 第14-15页 |
| 2.1.1 电磁兼容的含义 | 第14页 |
| 2.1.2 电磁兼容标准 | 第14页 |
| 2.1.3 电磁兼容的三要素 | 第14-15页 |
| 2.2 电磁干扰耦合通路 | 第15-18页 |
| 2.2.1 电源线耦合与地线耦合 | 第15-16页 |
| 2.2.2 电场耦合 | 第16-17页 |
| 2.2.3 磁场耦合 | 第17-18页 |
| 2.3 传导干扰及测量方法 | 第18-20页 |
| 2.3.1 共模干扰与差模干扰 | 第18-19页 |
| 2.3.2 传导干扰测试方法 | 第19-2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 3 隔离型全桥电源变换器EMI分析 | 第22-42页 |
| 3.1 隔离型全桥电源变换器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22-24页 |
| 3.2 隔离型电源变换器干扰源特征 | 第24-31页 |
| 3.2.1 小波包理论 | 第24-27页 |
| 3.2.2 干扰源特征分析 | 第27-31页 |
| 3.3 开关器件干扰机理分析与建模 | 第31-39页 |
| 3.3.1 MOSFET干扰机理分析 | 第31-37页 |
| 3.3.2 MOSFET建模 | 第37-39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 4 耦合路径的分析与高频变压器EMC建模 | 第42-64页 |
| 4.1 电源变换系统传导EMI耦合路径分析 | 第42-46页 |
| 4.1.1 耦合路径分析 | 第42-44页 |
| 4.1.2 高频变压器传导耦合机理 | 第44-46页 |
| 4.2 高频变压器的设计 | 第46-53页 |
| 4.2.1 变压器的重要参数 | 第46-48页 |
| 4.2.2 全桥变流器高频变压器的设计 | 第48-53页 |
| 4.3 高频变压器电路模型及参数提取 | 第53-59页 |
| 4.3.1 高频变压器建模 | 第53-55页 |
| 4.3.2 参数计算 | 第55-58页 |
| 4.3.3 实验验证 | 第58-59页 |
| 4.4 隔离型全桥电源变换器传导EMI及仿真分析 | 第59-62页 |
| 4.4.1 电源变换器的EMC电路模型 | 第59-60页 |
| 4.4.2 仿真分析 | 第60-62页 |
| 4.5 本章小节 | 第62-64页 |
| 5 电磁干扰的抑制设计 | 第64-76页 |
| 5.1 EMI抑制设计 | 第64-68页 |
| 5.1.1 法拉第屏蔽原理 | 第64-65页 |
| 5.1.2 高频变压器的法拉第屏蔽设计及仿真分析 | 第65-68页 |
| 5.2 实验设计 | 第68-75页 |
| 5.2.1 变压器次级差模电压对比实验 | 第69-72页 |
| 5.2.2 电源线共模电流对比实验 | 第72-75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76-77页 |
|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附录 | 第84页 |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