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28页 |
1.1 印染废水排放现状 | 第10页 |
1.2 印染废水生化出水的特点 | 第10-11页 |
1.3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概况 | 第11-16页 |
1.3.1 物理化学法 | 第11-12页 |
1.3.2 膜分离法 | 第12-13页 |
1.3.3 电化学法 | 第13页 |
1.3.4 强化生物技术 | 第13-14页 |
1.3.5 高级氧化技术 | 第14-16页 |
1.4 臭氧化高级氧化技术 | 第16-21页 |
1.4.1 臭氧的基本性质 | 第16-17页 |
1.4.2 臭氧化水处理技术 | 第17-19页 |
1.4.3 O_3/H_2O_2高级氧化技术的进展 | 第19-21页 |
1.5 生化出水有机物(EfOM)的组成与性质表征 | 第21-27页 |
1.5.1 EfOM的组成特性 | 第21-24页 |
1.5.2 EfOM的性质表征 | 第24-27页 |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7-28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8-34页 |
2.1 废水来源及特性 | 第28页 |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28-29页 |
2.3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9-30页 |
2.3.1 实验药品 | 第29-30页 |
2.3.2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2.4 实验分析方法 | 第30-34页 |
2.4.1 常规水质指标分析 | 第30-31页 |
2.4.2 气相中臭氧浓度的测定 | 第31-32页 |
2.4.4 三维荧光光谱 | 第32页 |
2.4.5 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 第32页 |
2.4.6 有机物亲疏水性分布 | 第32-34页 |
3 O_3/H_2O_2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 | 第34-44页 |
3.1 O_3与O_3/H_2O_2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效果比较 | 第34-36页 |
3.2 实验条件的选择和参数的确定 | 第36-40页 |
3.2.1 反应时间对O_3/H_2O_2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2 初始pH对O_3/H_2O_2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3 H_2O_2投加量对O_3/H_2O_2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4 O_3浓度对O_3/H_2O_2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 O_3/H_2O_2氧化后印染废水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 | 第40-42页 |
3.3.1 印染废水的O_3/H_2O_2预处理 | 第40-42页 |
3.3.2 后续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 | 第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EfOM在O_3/H_2O_2氧化过程中的去除转化行为 | 第44-50页 |
4.1 处理前后EfOM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 第44-45页 |
4.2 处理前后EfOM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第45-47页 |
4.3 处理前后EfOM亲疏水性分布 | 第47-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