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缙云县河阳古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图表目录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 ·概念的界定 | 第14-17页 |
| ·村落 | 第14页 |
| ·古村落 | 第14-15页 |
| ·保护 | 第15页 |
| ·更新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7-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 ·国外历史村镇保护发展和理论研究 | 第20-23页 |
|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 ·国外历史村镇保护理论研究 | 第21-23页 |
| ·国内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发展和理论研究 | 第23-27页 |
| ·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 ·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理论研究 | 第24-27页 |
| 第三章 河阳村自然与历史文化特质 | 第27-42页 |
| ·河阳概况 | 第27-28页 |
| ·村落形成与发展历程 | 第28-29页 |
| ·历史文化积淀 | 第29-30页 |
| ·丰富的历史遗存 | 第29-30页 |
| ·独特的民间文化 | 第30页 |
| ·山水格局中的历史环境特色 | 第30-42页 |
| ·自然环境特色 | 第31-32页 |
| ·人工环境特色 | 第32-39页 |
| ·人文环境特色 | 第39-42页 |
| 第四章 河阳村特质退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42-50页 |
| ·历史文化特质退化的现状 | 第42-45页 |
| ·整体环境发生改变 | 第42页 |
| ·建筑风貌遭到破坏 | 第42-43页 |
| ·基础设施缺乏,环境质量下降 | 第43-44页 |
| ·传统文化逐渐流失 | 第44-45页 |
| ·退化成因分析 | 第45-50页 |
| ·自然和时代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 | 第45-46页 |
| ·村落发展落后,缺乏经济支撑 | 第46-47页 |
| ·建筑功能的退化,导致古村内涵发生改变 | 第47-48页 |
| ·保护管理与技术薄弱,并有新要素的介入 | 第48-50页 |
| 第五章 原真性格局优先的河阳古村保护规划研究 | 第50-63页 |
| ·保护原则与目标 | 第50-52页 |
| ·保护原则 | 第50-51页 |
| ·总体目标 | 第51-52页 |
| ·保护范围的划定与要求 | 第52-54页 |
| ·保护范围 | 第52页 |
| ·重点保护区 | 第52-53页 |
| ·传统风貌协调区 | 第53-54页 |
| ·历史环境保护规划 | 第54-56页 |
| ·自然环境要素 | 第54页 |
| ·人工环境要素 | 第54-55页 |
| ·人文环境要素 | 第55-56页 |
| ·历史街道与建筑保护及整治规划 | 第56-57页 |
| ·街景保护与整治 | 第56页 |
| ·建筑保护与整治 | 第56-57页 |
| ·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 第57-60页 |
| ·文物古迹保护原则 | 第58页 |
| ·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推荐名单 | 第58-59页 |
|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措施 | 第59页 |
| ·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 | 第59-60页 |
| ·历史文脉延续规划 | 第60-63页 |
| ·空间景观规划 | 第60-61页 |
| ·景点规划 | 第61页 |
| ·旅游规划 | 第61-63页 |
| 第六章 基于整体保护理念的发展策略 | 第63-73页 |
| ·建立整体理念上的原真性保护 | 第63-65页 |
| ·整体保护,还原遗产价值 | 第63-65页 |
| ·原真保护,保存历史原味 | 第65页 |
| ·动态保护与有机更新共同作用 | 第65-67页 |
| ·动态保护,循序渐进开展 | 第65-66页 |
| ·有机更新,促进持续发展 | 第66-67页 |
| ·立法保护以健全古村落保护法律机制 | 第67-68页 |
| ·通过功能提升来激发古村落的内在活力 | 第68-69页 |
| ·市场保护和利用相结合,适度开发旅游 | 第69-71页 |
| ·市场机制,增大资金筹集 | 第69页 |
| ·旅游开发,带动村落发展 | 第69-71页 |
| ·加强引导村民的社区参与 | 第71-73页 |
| 第七章 结语 | 第73-75页 |
|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73-74页 |
| ·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 ·创新点 | 第74页 |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