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生态农村建设的生态补偿理论探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页 |
·生态补偿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6页 |
第二章 生态农村与生态补偿的相关理论 | 第16-26页 |
·生态农村内涵及特征 | 第16-19页 |
·生态农村的提出与实践 | 第16页 |
·生态农村的定义 | 第16页 |
·生态农村的特征 | 第16-18页 |
·生态农村的功能 | 第18-19页 |
·生态补偿的定义及原则 | 第19-22页 |
·生态补偿的重要理论 | 第19-20页 |
·生态补偿的定义 | 第20-21页 |
·生态补偿的原则 | 第21-22页 |
·建设生态农村需要进行生态补偿的必要性 | 第22-23页 |
·农村生态与环境的恶化需要生态补偿 | 第22页 |
·农村承担生态环境成本过高需要生态补偿 | 第22-23页 |
·生态补偿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外部性带来的生态压力 | 第23页 |
·苏州生态补偿进程 | 第23-26页 |
·相城区生态补偿尝试 | 第23页 |
·苏州市生态补偿法律法规 | 第23-26页 |
第三章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第26-34页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内涵 | 第26-27页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 | 第27-29页 |
·实际市场价值评估技术 | 第27页 |
·替代市场评估技术 | 第27-28页 |
·假想(模拟)市场评估技术 | 第28-29页 |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生态补偿的联系 | 第29-30页 |
·强化了对于生态补偿必要性的认识 | 第29-30页 |
·为确定补偿标准提供依据 | 第30页 |
·苏州农村生态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30-34页 |
·当量因子法 | 第31-32页 |
·稻田生态系统 | 第32-33页 |
·水产养殖生态系统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农村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 第34-46页 |
·苏州农村发展现状及调查分类 | 第34-35页 |
·苏州农村生态环境评估 | 第35-41页 |
·苏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价值系数 | 第35页 |
·价值系数修正 | 第35-38页 |
·农村生态价值评估 | 第38-39页 |
·价值系数敏感性分析 | 第39-41页 |
·调研农村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第41-43页 |
·苏州市农村生态补偿 | 第43-46页 |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 第43页 |
·各生态农村发展模式的补偿 | 第43-44页 |
·苏州生态补偿政策的建议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6页 |
·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