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8-9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六、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据以分析的案例 | 第13-18页 |
第一节 案情经过 | 第13-14页 |
第二节 裁判依据对比分析 | 第14-18页 |
一、法律适用不同 | 第15页 |
二、审判理念差异 | 第15-16页 |
三、价值取向差异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估值调整条款的性质与分类 | 第18-27页 |
第一节 估值调整条款的性质 | 第18-21页 |
一、估值调整条款并非射幸合同 | 第18-19页 |
二、估值调整条款并非期权合同 | 第19页 |
三、估值调整条款并非附条件合同 | 第19-20页 |
四、估值调整条款是一种非典型性的无名合同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估值调整条款的分类 | 第21-27页 |
一、估值调整条款的一般分类 | 第21-23页 |
二、依据“估值”与“调整”的逻辑关系对估值调整条款再分类 | 第23-27页 |
第三章 估值调整条款的内涵分析 | 第27-34页 |
第一节 估值调整条款的构成要件分析 | 第27-30页 |
一、主体要件 | 第27-28页 |
二、客体要件 | 第28-29页 |
三、内容要件 | 第29-30页 |
第二节 估值调整条款的生效规则分析 | 第30-34页 |
一、估值调整条款的效力认定规则 | 第30-31页 |
二、估值调整条款的效力分析 | 第31-34页 |
第四章 估值调整条款效力的司法裁量 | 第34-44页 |
第一节 估值调整条款的司法实践 | 第34-39页 |
一、估值调整条款的司法认定 | 第34-35页 |
二、估值调整条款效力的司法认定路径 | 第35-39页 |
第二节 估值调整条款效力认定应考量的基本因素 | 第39-42页 |
一、是否存在需要法律特殊保护的利益主体 | 第39-40页 |
二、设定绩效标准是否合理 | 第40-41页 |
三、估值调整方式是否显失公平 | 第41-42页 |
第三节 估值调整条款部分无效的后果 | 第42-44页 |
一、业绩指标部分无效的法律后果 | 第42页 |
二、估值调整方式部分无效的法律后果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