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一、社会环境提出的迫切需要 | 第13-14页 |
二、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4-16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6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第17-19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8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3页 |
一、英语教材 | 第19页 |
二、文化 | 第19-21页 |
三、中国文化 | 第21页 |
四、中国文化失语症 | 第21-23页 |
第五节 论文框架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 | 第24-30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 | 第24-25页 |
二、输入与输出理论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 | 第26-30页 |
一、中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研究概况 | 第26-28页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牛津(上海版)高中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呈现情况的研究…. | 第30-79页 |
第一节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 第31-36页 |
一、对“文化意识”目标的解读 | 第31-33页 |
二、对“教材编写原则”的解读 | 第33-36页 |
第二节 教材中文化内容的总体呈现情况分析 | 第36-48页 |
一、中国文化内容的总体呈现情况 | 第36-45页 |
二、中国文化内容的总体呈现情况分析 | 第45-48页 |
第三节 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 | 第48-57页 |
一、中国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 | 第48-54页 |
二、中国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分析 | 第54-57页 |
第四节 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种类分析 | 第57-68页 |
一、中国文化内容的种类 | 第57-65页 |
二、中国文化内容的种类分析 | 第65-68页 |
第五节 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时代性分析 | 第68-72页 |
一、中国文化内容的时代性 | 第68-69页 |
二、中国文化内容的时代性分析 | 第69-72页 |
第六节 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价值观分析 | 第72-79页 |
一、自然观、社会观、精神观概述 | 第72-74页 |
二、自然观、社会观、精神观在教材中的体现 | 第74-79页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79-86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79-82页 |
第二节 建议 | 第82-85页 |
一、给有关教育部门的建议 | 第82-83页 |
二、给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 第83页 |
三、给教师的建议 | 第83-85页 |
第三节 不足之处 | 第85-86页 |
附录 | 第86-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