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人口学论文--人口地理学论文

1985-201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空间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5-20页
        1.1.1 国际历史人口迁移第16-17页
        1.1.2 国内历史人口迁移第17-18页
        1.1.3 现代省际人口迁移第18-20页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20-21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23页
        1.3.1 研究目的第21-22页
        1.3.2 研究意义第22-23页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第23-24页
        1.4.1 研究方法第23-24页
        1.4.2 数据来源第24页
    1.5 研究框架及内容第24-27页
第二章 人口迁移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第27-42页
    2.1 概念辨析第27-28页
    2.2 人口迁移相关理论第28-33页
        2.2.1 拉文斯坦的理论第29页
        2.2.2 推-拉理论第29-30页
        2.2.3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第30页
        2.2.4 发展经济学理论第30-32页
        2.2.5 其他理论第32-33页
    2.3 现代人口迁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33-42页
        2.3.1 人口迁移与空间分布第33-34页
        2.3.2 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发展第34-36页
        2.3.3 人口迁移与资源环境第36-37页
        2.3.4 人口迁移与社会环境第37-39页
        2.3.5 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研究第39-42页
第三章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现状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第42-74页
    3.1 省际迁移人口规模分布现状及变化第42-47页
    3.2 省际人口迁移强度分布现状及变化第47-53页
        3.2.1 省际人口的迂入率分析第47-49页
        3.2.2 省际人口的迁出率分析第49-50页
        3.2.3 省际人口的净迁移率分析第50-53页
    3.3 省际人口迁入、迁出的方向变化第53-56页
        3.3.1 省际人口迁移来源方向变化第53-55页
        3.3.2 省际人口迁移分散方向变化第55-56页
    3.4 不同区域间省际人口迁移第56-64页
        3.4.1 西部地区第58-59页
        3.4.2 中部地区第59-60页
        3.4.3 东部沿海地区第60-61页
        3.4.4 东北地区第61-62页
        3.4.5 省际人口迁移和人口密度第62-64页
    3.5 省际人口迁入、迁出的影响力分布及变化第64-72页
        3.5.1 影响力分析研究方法第64页
        3.5.2 迁入地其他省份人口迁出的影响力(吸引力)分析第64-68页
        3.5.3 迁出地对其他省份人口迁入的影响力(输出力)分析第68-72页
    3.6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四章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组成特征的空间分布研究第74-104页
    4.1 省际人口迁移的组成特征第74页
    4.2 省际在业人口迁移特征第74-86页
        4.2.1 生产运输类人员迁移特征第77-78页
        4.2.2 国、企事业类相关工作人员迁移特征第78-80页
        4.2.3 商业、服务人员迁移特征第80-82页
        4.2.4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迁移特征第82-83页
        4.2.5 农林牧渔从业人员迁移特征第83-84页
        4.2.6 不同职业人员迁移特征差异第84-86页
    4.3 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的省际迁移特征分析第86-95页
        4.3.1 未上过学人员的省际迁移及分布第87-89页
        4.3.2 具有小学教育程度人员的省际迁移及分布第89页
        4.3.3 具有初中教育程度人员的省际迁移及分布第89-91页
        4.3.4 具有高中教育程度人员的省际迁移及分布第91-92页
        4.3.5 具有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员的省际迁移及分布第92-94页
        4.3.6 不同受教育程度省际迁移人口的空间分布的差异第94-95页
    4.4 不同性别省际人口迁移的特征分析第95-99页
        4.4.1 不同性别的省际迁移人口空间分布第95-96页
        4.4.2 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省际迁移人口的男女比第96-97页
        4.4.3 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地区省际迁移人口的男女比第97-99页
    4.5 省际人口迁移对不同地区人口再分布的影响第99-102页
        4.5.1 职业第99-100页
        4.5.2 受教育程度第100-102页
    4.6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五章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原因及影响迁移的因素分析第104-125页
    5.1 省际人口迁移原因分析第104-111页
        5.1.1 数据来源及迁移原因分析第104-105页
        5.1.2 不同迁移原因的空间分布规律第105-108页
        5.1.3 不同地区省际人口迁移原因第108-109页
        5.1.4 不同地区不同性别迁移原因第109-111页
    5.2 影响省际人口迁移流场模式的影响因子选取第111-115页
        5.2.1 影响因子选取及数据来源第111-112页
        5.2.2 省际迁移人口与其影响因子的相关系数分析第112-115页
    5.3 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15-123页
        5.3.1 人口密度及距离因素对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第116-117页
        5.3.2 就业结构及距离因素对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第117-118页
        5.3.3 城镇化率、经济发展水平及距离因素对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第118-120页
        5.3.4 人文发展指数及距离因素对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第120-121页
        5.3.5 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小结第121-123页
    5.4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25-131页
    6.1 研究结论第125-129页
    6.2 研究创新第129-130页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30-131页
        6.3.1 研究不足第130页
        6.3.2 研究展望第130-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41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141-142页
致谢第142-143页
附表1 1985-199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规模矩阵第143-146页
附表2 1995-200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矩阵第146-149页
附表3 2005-201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矩阵第149-152页
附表4 1985-1990年中国省际迁移人口迁入率矩阵第152-155页
附表5 1995-2000年中国省际迁移人口迁入率矩阵第155-158页
附表6 2005-2010年中国省际迁移人口迁入率矩阵第158-161页
附表7 1985-1990年中国省际迁移人口迁出率矩阵第161-164页
附表8 1995-2000年中国省际迁移人口迁出率矩阵第164-167页
附表9 2005-2010年中国省际迁移人口迁出率矩阵第167-170页
附表10 1985-1990年地区i迁向地区j的人口数量占迁出地i迁出人口的比例矩阵(Mout_(ij))第170-173页
附表11 1995-2000年地区i迁向地区j的人口数量占迁出地i迁出人口的比例矩阵(Mout_(ij))第173-176页
附表12 2005-2010年地区i迁向地区j的人口数量占迁出地i迁出人口的比例矩阵(Mout_(ij)) (单位:%)第176-179页
附表13 1985-1990年地区i迁向地区j的人口数量占迁入地j迁入人口的比例矩阵(Min_(ij))第179-182页
附表14 1995-2000年地区i迁向地区j的人口数量占迁入地j迁入人口的比例矩阵(Min_(ij))第182-185页
附表15 2005-2010年地区i迁向地区j的人口数量占迁入地j迁入人口的比例矩阵(Min_(ij))第185-188页
附表16 三个时段省际迁移人口不同职业男女比第188-190页
附表17 “四普”、“六普”期间省际迁移人口不同受教育程度男女比第190-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集中式空调系统空气过滤器净化PM2.5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Blumensaat角对于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意义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