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米激波风洞马赫数8喷管设计及数值计算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课题来源 | 第8页 |
1.2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2.1 激波风洞 | 第8-10页 |
1.2.2 超声速/高超声速喷管及其设计方法 | 第10-12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2 0.6 米激波风洞及其喷管 | 第14-18页 |
2.1 风洞结构与运行原理 | 第14-15页 |
2.2 激波风洞喷管 | 第15-1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3 喷管型线设计 | 第18-46页 |
3.1 完全气体的喷管流动 | 第18-19页 |
3.2 非完全气体的喷管流动 | 第19-24页 |
3.2.1 真实气体的状态方程 | 第19-20页 |
3.2.2 气体的比热和比热比 | 第20-24页 |
3.3 喷管设计状态选取 | 第24-25页 |
3.4 喷管收缩段型线设计 | 第25-28页 |
3.5 喷管膨胀段型线设计 | 第28-38页 |
3.5.1 Sivells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3.5.2 喉道跨声速区流动的近似解 | 第29-32页 |
3.5.3 源流区流动参数 | 第32-33页 |
3.5.4 喷管轴线马赫数或速度系数分布 | 第33-34页 |
3.5.5 求解喷管流动的特征线方法 | 第34-37页 |
3.5.6 求解壁面点的流量积分方法 | 第37-38页 |
3.5.7 非完全气体效应修正方法 | 第38页 |
3.6 喷管壁面边界层修正 | 第38-41页 |
3.6.1 理论方法 | 第39-40页 |
3.6.2 经验方法 | 第40-41页 |
3.7 喷管型线设计结果 | 第41-43页 |
3.7.1 设计参数的选择与优化 | 第41-43页 |
3.7.2 喷管型线设计结果 | 第4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4 喷管流场CFD计算校核 | 第46-60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控制方程 | 第46-47页 |
4.3 气体的热力学属性 | 第47-48页 |
4.4 湍流模型 | 第48-50页 |
4.5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第50-52页 |
4.6 边界条件 | 第52页 |
4.7 初始条件 | 第52-53页 |
4.8 CFD方法的可靠性验证 | 第53-54页 |
4.9 设计喷管的数值计算结果 | 第54-58页 |
4.9.1 无粘型线的流场计算结果 | 第55-56页 |
4.9.2 粘性型线的流场计算结果 | 第56-58页 |
4.10 喷管长度优化 | 第58-59页 |
4.11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喷管壁面缺陷对流场品质的影响 | 第60-70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壁面缺陷特征的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第60-61页 |
5.3 喉道段末端顺向台阶的影响 | 第61-63页 |
5.4 喉道段末端逆向台阶的影响 | 第63-66页 |
5.5 喷管分段连接处凹槽的影响 | 第66-6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70-72页 |
6.1 论文工作及主要结论 | 第70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8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