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各种电影、电视:按内容分论文--美术片论文

论闽剧与动画的融合和发展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8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8-9页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9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9-10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0页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0-11页
    1.6 本文研究的方法及框架第11-13页
        1.6.1 本文研究方法第11页
        1.6.2 本文研究框架第11-13页
2 闽剧的发展与中国动画的现状第13-25页
    2.1 闽剧的概念第13-14页
    2.2 闽剧的发展沿革及生存困境第14-19页
        2.2.1 闽剧的发展沿革第14-15页
        2.2.2 闽剧的特点第15-18页
        2.2.3 闽剧的生存困境及其原因分析第18-19页
    2.3 动画的概念第19页
    2.4 中国动画与戏曲动画的现状第19-23页
        2.4.1 中国动画的发展沿革第19-20页
        2.4.2 中国动画的生存困境及其原因分析第20-21页
        2.4.3 戏曲动画的形成及反思第21-23页
    2.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闽剧与动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第23-25页
        2.5.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种方式第23-24页
        2.5.2 闽剧与动画两者结合的基本原则第24-25页
3 闽剧与动画的可契合性分析第25-36页
    3.1 闽剧剧本与动画剧本的联合点第25-26页
    3.2 闽剧人物的造型特征与动画角色设定的契合点第26-29页
        3.2.1 动画头像塑造与闽剧脸谱的互补第26-28页
        3.2.2 动画角色衣着对闽剧服装的借鉴第28-29页
    3.3 闽剧动作与动画动作设计的切合点第29-31页
    3.4 闽剧的舞台美术特征与动画场景设计的融合性第31-32页
    3.5 闽剧音乐与动画配乐的交融点第32-36页
        3.5.1 闽剧念白与动画旁白的共通处第33-34页
        3.5.2 闽剧唱腔与动画音乐剧的相似处第34页
        3.5.3 闽剧伴奏音乐与动画背景音乐的相联处第34-36页
4 闽剧与动画相互融合和发展的新思路第36-52页
    4.1 剧本选择——典型化与趣味化的融合和发展第36-38页
        4.1.1 分析剧本的受众人群第36页
        4.1.2 闽剧典型化剧本与动画趣味化剧本相结合第36-38页
    4.2 人物造型———脸谱化与个性化的融合和发展第38-41页
        4.2.1 形象造型第38-40页
        4.2.2 服装造型第40-41页
    4.3 场景设定———单一化与多样化的融合和发展第41-42页
    4.4 动作设计———程式化与夸张化的融合和发展第42-44页
    4.5 配乐———民俗化与通俗化的融合和发展第44-45页
    4.6 笔者以原创闽剧动画《梦.回源》为例说明两者的融合和发展第45-52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5.1 结论第52页
    5.2 解构重组后的闽剧动画展望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附录第57-59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7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第57-58页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部分作品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茯苓皮中三萜酸类化学成分的制备
下一篇:马克思资本人格化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