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储能技术在微网应用中的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第10-12页 |
2 光伏发电系统基本结构和特性 | 第12-20页 |
2.1 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 第12-13页 |
2.2 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 第13-15页 |
2.3 光伏电池基本原理和特性 | 第15-16页 |
2.4 光伏电池的等效模型和输出特性 | 第16-20页 |
3 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控制关键技术 | 第20-42页 |
3.1 PVPC工作原理及拓扑结构 | 第20-21页 |
3.1.1 PVPC的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3.1.2 PVPC的拓扑结构 | 第21页 |
3.2 光伏并网谐波抑制手段和策略 | 第21-25页 |
3.2.1 瞬时无功与谐波电流的检测 | 第21-25页 |
3.2.2 电网电压同步信号的获取 | 第25页 |
3.3 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 | 第25-29页 |
3.3.1 光伏阵列输出功率的变化规律 | 第26-27页 |
3.3.2 最大功率跟踪原理 | 第27-29页 |
3.4 光伏并网系统电流和电压控制 | 第29-33页 |
3.4.1 逆变电流相位变换 | 第29页 |
3.4.2 交流电流跟踪控制 | 第29-30页 |
3.4.3 系统的直流电压控制 | 第30-33页 |
3.5 光伏并网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 | 第33-36页 |
3.5.1 含光伏电源并网系统的故障特性 | 第33页 |
3.5.2 光伏发电保护控制策略 | 第33-36页 |
3.6 光伏并网合闸问题 | 第36-37页 |
3.7 光伏并网带来的影响 | 第37-42页 |
3.7.1 光伏电源出力及发电量预测 | 第37-38页 |
3.7.2 小容量分布式光伏电源上网的技术规定和要求 | 第38-40页 |
3.7.3 光伏发电系统脱网对电网的影响 | 第40-42页 |
4 基于储能的光伏发电并网控制策略研究 | 第42-70页 |
4.1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策略 | 第42-45页 |
4.1.1 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电路原理分析 | 第42页 |
4.1.2 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控制策略 | 第42-45页 |
4.2 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及仿真 | 第45-50页 |
4.2.1 光伏发电系统建模 | 第45-47页 |
4.2.2 光伏发电系统模型仿真 | 第47-50页 |
4.3 混合储能系统结构设计 | 第50-52页 |
4.3.1 混合储能单元的类型选择 | 第50-51页 |
4.3.2 混合储能系统拓扑结构的设计 | 第51-52页 |
4.4 混合储能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 | 第52-64页 |
4.4.1 蓄电池储能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 第52-57页 |
4.4.2 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 第57-61页 |
4.4.3 混合储能系统控制策略及仿真分析 | 第61-64页 |
4.5 逆变器并网控制研究 | 第64-66页 |
4.5.1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 第64页 |
4.5.2 并网模式下的逆变器控制方法 | 第64-66页 |
4.6 并网模式下的逆变器控制仿真 | 第66-70页 |
4.6.1 并网模式下的逆变器建模 | 第66-68页 |
4.6.2 并网模式下的逆变器仿真 | 第68-70页 |
5 微电网系统并网方式下的运行特性研究 | 第70-74页 |
5.1 含有蓄电池-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光伏发电微电网模型 | 第70-71页 |
5.2 微电网系统并网运行方式下的运行特性 | 第71-7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总结 | 第74-75页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