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1-22页 |
1.1 千粒重对我国小麦改良的贡献 | 第11-12页 |
1.2 粒重基因GW2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3 粒重基因TaGW2的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4 分子标记概述 | 第14-17页 |
1.5 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技术(HRM) | 第17-20页 |
1.5.1 HRM的原理 | 第17-18页 |
1.5.2 HRM的应用 | 第18页 |
1.5.3 HRM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的应用 | 第18-20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1.7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第二章 TaGW2-6A基因等位变异的分子检测 | 第22-3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22页 |
2.1.2 小麦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2-23页 |
2.1.3 TaGW2-6A基因编码区“T”插入等位变异的检测 | 第23-25页 |
2.1.4 TaGW2-6A基因启动区等位变异的检测 | 第25-26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6-28页 |
2.2.1 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分析 | 第26-27页 |
2.2.2 HRM-P引物扩增产物的序列分析 | 第27-28页 |
2.2.3 Hap-6A-P1/P2分子标记分析 | 第28页 |
2.2.4 TaGW2-6A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 第28页 |
2.3 讨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TaGW2-6A基因等位变异表型相关性及系谱分析 | 第30-3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3.1.1 材料及其籽粒性状的测定 | 第30页 |
3.1.2 小麦粒重基因TaGW2-6A的基因型表型关联分析 | 第30页 |
3.1.3 小麦品种的系谱分析 | 第30-31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3.2.1 TaGW2-6A基因等位变异关联分析 | 第31-33页 |
3.2.2 周麦22的系谱分析 | 第33-34页 |
3.3 讨论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附表 1 | 第4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