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可持续投资基金的投资目标、策略与设计 | 第11-13页 |
1.2.2 可持续投资基金与传统基金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3.1 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1.3.2 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念与设计基础 | 第20-30页 |
2.1 社会责任投资的概念及投资方式 | 第20-22页 |
2.1.1 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及概念 | 第20-21页 |
2.1.2 社会责任投资方式 | 第21-22页 |
2.2 可持续投资基金的界定 | 第22-23页 |
2.2.1 基金与证券投资基金 | 第22-23页 |
2.2.2 可持续投资基金 | 第23页 |
2.3 基金环境绩效 | 第23-27页 |
2.3.1 环境绩效的概念 | 第24页 |
2.3.2 基金环境绩效的评价 | 第24-27页 |
2.4 基金财务绩效 | 第27-30页 |
2.4.1 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 | 第27页 |
2.4.2 三大基金财务绩效评价指标 | 第27-29页 |
2.4.3 信息比率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金评价模型与指标设计 | 第30-44页 |
3.1 基金环境绩效评价模型 | 第30-38页 |
3.1.1 投资市场、消费市场与环境影响关系分析 | 第30-32页 |
3.1.2 研究方法 | 第32-38页 |
3.2 基金财务绩效评价指标 | 第38-40页 |
3.2.1 两个角度 | 第38-39页 |
3.2.2 七个指标、四个方面 | 第39-40页 |
3.3 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40-44页 |
3.3.1 样本选择 | 第40-41页 |
3.3.2 数据来源 | 第41-44页 |
第四章 可持续投资基金与传统基金环境绩效结果分析 | 第44-55页 |
4.1 样本基金的投资目标、投资理念、投资范围 | 第44页 |
4.2 国民经济部门投资分布分析 | 第44-46页 |
4.2.1 两组基金经济部门投资比例情况 | 第44-45页 |
4.2.2 原因分析 | 第45-46页 |
4.3 两组基金行业层面环境影响分析 | 第46-48页 |
4.3.1 两组基金重污染行业投资比例与变动趋势 | 第46-47页 |
4.3.2 原因分析 | 第47-48页 |
4.4 企业层面环境影响分析 | 第48-55页 |
4.4.1 基金投资企业的环境评级 | 第48-51页 |
4.4.2 基金承担的环境影响量统计 | 第51-52页 |
4.4.3 原因分析 | 第52-55页 |
第五章 可持续投资基金与传统基金财务绩效评价 | 第55-60页 |
5.1 基金财务绩效指标对比分析 | 第55-58页 |
5.1.1 运作效率对比分析 | 第55页 |
5.1.2 区间回报对比分析 | 第55-56页 |
5.1.3 投资风险分析 | 第56-57页 |
5.1.4 基金管理者能力 | 第57-58页 |
5.2 两组基金财务绩效综合分析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60-6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1-63页 |
6.2.1 完善基金评级指标体系 | 第61页 |
6.2.2 完善社会责任报告或环境信息强制披露制度 | 第61-62页 |
6.2.3 税收政策倾斜 | 第62页 |
6.2.4 鼓励并支持独立机构开展上市公司环境责任调查 | 第62-63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77页 |
附录1 企业环境评级步骤 | 第69-72页 |
附录2 国家统计局部门直接能源消耗量 | 第72-73页 |
附录3 样本基金组各年度国民经济部门平均投资比例 | 第73-7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