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外语论文--英语论文

基于语境理论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英文摘要第6-7页
1 引言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第11页
    1.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4 研究方法第12页
    1.5 论文基本框架第12-14页
2 文献综述第14-17页
    2.1 语境教学的国内研究第14-15页
    2.2 语境教学的国外研究第15-17页
3 语境口语教学的理论基础第17-21页
    3.1 语境概念的界定与分类第17-18页
    3.2 语域理论第18-20页
    3.3 建构主义理论第20-21页
4 问卷调查第21-30页
    4.1 调查目的和意义第21页
    4.2 调查对象第21-22页
    4.3 调查内容第22页
    4.4 调查数据分析第22-28页
        4.4.1 教师教学情况数据分析第22-23页
        4.4.2 学生学习情况数据分析第23-24页
        4.4.3 学生口语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数据分析第24-26页
        4.4.4 学生课堂口语活动焦虑程度数据分析第26-27页
        4.4.5 学生言语交际能力数据分析第27-28页
    4.5 调查总结第28-30页
5 语境口语教学的教学设计第30-38页
    5.1 语境口语教学模式的建构原则第30-31页
        5.1.1 目的性原则第30页
        5.1.2 合作性原则第30-31页
        5.1.3 得体性原则第31页
    5.2 语境口语教学课堂的操作环节第31-33页
        5.2.1 语境预设第32页
        5.2.2 线索呈现第32-33页
        5.2.3 语境操练第33页
        5.2.4 实践运用第33页
    5.3 语境口语教学中创设语境的方法第33-38页
        5.3.1 通过生活情景创设语境第33-34页
        5.3.2 通过虚拟情节创设语境第34-36页
        5.3.3 通过多媒体创设语境第36-38页
6 语境口语教学的实证研究第38-44页
    6.1 研究假设第38页
    6.2 研究对象第38页
    6.3 研究过程第38-39页
    6.4 研究数据分析第39-43页
        6.4.1 课堂观察前后对比分析第39-40页
        6.4.2 问卷调查前后对比分析第40-43页
    6.5 研究总结第43-44页
7 结束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A:福州市初中学生英语口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第48-50页
附录B:福州第十九中学语境口语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成长小说角度探索《我的安东妮亚》中女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下一篇:从沃夫冈·伊瑟尔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角度分析雷蒙德·卡佛的短篇小说集《大教堂》中的肮脏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