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体质养生方案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1 体质与体质学说概述 | 第11-19页 |
·体质概念 | 第11-12页 |
·体质的影响因素 | 第12-16页 |
·先天因素 | 第13页 |
·后天因素 | 第13-16页 |
·体质分类 | 第16-17页 |
·古代医家对体质的分类 | 第16-17页 |
·现代医家对体质的分类 | 第17页 |
·体质与疾病 | 第17-19页 |
·体质决定疾病的发生 | 第17-18页 |
·体质决定疾病的性质 | 第18-19页 |
·体质决定疾病的传变和预后 | 第19页 |
2 阳虚体质概述 | 第19-24页 |
·阳与阳虚的概念 | 第19-20页 |
·阳 | 第19页 |
·阳虚 | 第19-20页 |
·阳虚体质概念 | 第20页 |
·阳虚体质的形成 | 第20-21页 |
·出生后的喂养方式 | 第20页 |
·性别 | 第20-21页 |
·生活习惯 | 第21页 |
·房事过度 | 第21页 |
·慢性疾病 | 第21页 |
·阳虚体质的特征及判定 | 第21-22页 |
·阳虚体质的好发人群 | 第22-23页 |
·亚健康人群 | 第22页 |
·慢性疾病 | 第22-23页 |
·女性 | 第23页 |
·老年人 | 第23页 |
·阳虚证和阳虚体质 | 第23-24页 |
·阳虚体质的现代研究 | 第24页 |
·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 | 第24页 |
·免疫功能异常 | 第24页 |
·物质代谢异常 | 第24页 |
3 阳虚体质的特点和养生意义 | 第24-26页 |
·阳虚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特点 | 第24-25页 |
·未病先防 | 第25页 |
·既病防变 | 第25-26页 |
4 虚质的养生方案 | 第26-36页 |
·养形 | 第26-31页 |
·饮食养生 | 第26-28页 |
·适宜的能量摄入,防治消瘦和肥胖 | 第27页 |
·适当的营养素分配比例 | 第27-28页 |
·合理的选择食物 | 第28页 |
·起居养生 | 第28-29页 |
·起居有常 | 第28-29页 |
·节欲保精 | 第29页 |
·运动养生 | 第29-30页 |
·四季养生 | 第30页 |
·经络养生 | 第30-31页 |
·药物调体 | 第31页 |
·养神 | 第31-33页 |
·情志调摄 | 第31-33页 |
·音乐养生 | 第33页 |
·阳虚体质养生方案设计举例 | 第33-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