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少即是多”设计原则发展概述 | 第14-18页 |
第三章 界面设计发展综述 | 第18-25页 |
3.1 用户界面、图形界面概述 | 第18-19页 |
3.2 手机图形界面设计的发展 | 第19页 |
3.3 手机界面布局的发展 | 第19-21页 |
3.4 图标的发展 | 第21-22页 |
3.5 手机界面字体的发展 | 第22页 |
3.6 UI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22-25页 |
第四章 扁平化设计风格分析 | 第25-35页 |
4.1 起源的客观条件 | 第25页 |
4.2 扁平化设计概述 | 第25-26页 |
4.3 WINDOWS PHONE系统手机界面分析 | 第26-27页 |
4.4 苹果移动端界面设计分析 | 第27-31页 |
4.5 拟物化界面与扁平化界面的对比 | 第31-35页 |
第五章 扁平化METRO UI与“少即是多”设计原则之间的联系 | 第35-42页 |
5.1 起源背景方面的联系 | 第35-36页 |
5.2 形式方面的联系 | 第36-37页 |
5.3 情感体验方面的联系 | 第37-40页 |
5.4 形式与内容的联系 | 第40-42页 |
5.4.1 内与外 | 第40页 |
5.4.2 “无” | 第40-42页 |
第六章 “少即是多”原则的扁平化界面表现性分析 | 第42-49页 |
6.1 准确性 | 第42-46页 |
6.1.1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 第42页 |
6.1.2 表现形式的准确 | 第42-46页 |
6.2 趣味性 | 第46-49页 |
6.2.1 图标的表现 | 第46-47页 |
6.2.2 动态的表现 | 第47页 |
6.2.3 半透明的表现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1 | 第56-58页 |
附录2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