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言 | 第6-11页 |
第一章 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 第11-18页 |
第一节 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的“源”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的“流”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的兴盛与发展 | 第14-18页 |
一、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兴盛的背景 | 第14-17页 |
二、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的发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构成 | 第18-27页 |
第一节 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机构设置 | 第18-22页 |
一、总管理机构 | 第19页 |
二、常规管理机构 | 第19页 |
三、财务管理机构 | 第19页 |
四、业务管理机构 | 第19-20页 |
五、纠纷管理机构 | 第20页 |
六、慈善管理机构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管理机构成员 | 第22-25页 |
一、总理 | 第22-23页 |
二、协理 | 第23页 |
三、会计 | 第23页 |
四、干事、司年 | 第23-25页 |
第三节 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的其他成员 | 第25-27页 |
一、艺人 | 第25-26页 |
二、杂役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的作用 | 第27-43页 |
第一节 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对技艺的推动作用 | 第27-32页 |
一、艺人的选拔 | 第27-28页 |
二、传艺拜学 | 第28-29页 |
三、入行从业 | 第29-31页 |
四、技艺考核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对艺人及行业的管理作用 | 第32-43页 |
一、保护艺人的权益 | 第32-35页 |
二、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 第35-38页 |
三、推行技艺的交流、传承 | 第38-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一: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名录表 | 第48-50页 |
附录二: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行规表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