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我国信托行业发展历程及信托产品分析 | 第12-23页 |
·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历程 | 第12-15页 |
·我国信托产品的投向、结构构成 | 第15-18页 |
·主要集合信托产品 | 第18-23页 |
·房地产信托 | 第18-19页 |
·基础设施类信托 | 第19页 |
·证券投资信托 | 第19-20页 |
·私募股权投资(PE)信托及中小企业融资方案 | 第20-22页 |
·QDII 资金投资信托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国外信托登记的比较借鉴 | 第23-28页 |
·英美法系信托登记的比较与借鉴 | 第23-24页 |
·英国信托法中的信托登记 | 第23-24页 |
·美国信托法中的信托登记 | 第24页 |
·大陆法系信托登记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 第24-26页 |
·日本信托登记制度 | 第24-25页 |
·台湾地区信托登记制度 | 第25-26页 |
·信托登记发达国家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26-28页 |
·定位信托自身行业特质 | 第26页 |
·早期与各类金融机构的融合 | 第26页 |
·不断紧随时代发展变化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建立全国性信托登记平台的必要性分析 | 第28-38页 |
·建立信托登记制度的必要性 | 第28-30页 |
·保障信托资产安全的独立性需求 | 第28页 |
·《信托法》理论指导实践的客观要求 | 第28-29页 |
·信托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29-30页 |
·信托登记制度的内容 | 第30页 |
·当前国内信托产品登记体系有待完善 | 第30-31页 |
·信托产品的认购发行因素决定了信托登记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 第31-38页 |
·集合信托产品的统计分析 | 第31-34页 |
·信托产品认购发行因素分析 | 第34-38页 |
第五章 建立全国性信托登记平台的构想及可行性分析 | 第38-45页 |
·建立全国性信托登记平台构想 | 第38-39页 |
·全国信托登记平台的功能定位和各阶段建设目标 | 第39-42页 |
·近期功能定位 | 第39-41页 |
·中长期功能定位 | 第41-42页 |
·全国信托登记平台设立并完成近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 第42-45页 |
·登记平台初期建设框架 | 第42-43页 |
·上海信托登记中心为建立“全国性”信托登记中心打下基础 | 第43-4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