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市城市居民社区参与不足行动逻辑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Introduction | 第5页 |
| 绪论 | 第8-18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 (一)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三 研究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一) 关于“居民社区参与不足行动逻辑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 (二) 研究述评 | 第12页 |
| 四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 (一) 理论依据 | 第12-13页 |
| (二) 方法 | 第13-15页 |
| 五 调查地点及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 六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 (一) 社区参与 | 第16页 |
| (二) 社区活动 | 第16-17页 |
| (三) 行动逻辑 | 第17-18页 |
| 第一章 塔城市社区建设与居民社区参与状况 | 第18-23页 |
| 一 塔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活动 | 第18-21页 |
| (一) 单位制度消解与城镇化进程 | 第18-19页 |
| (二) 重建基层组织 | 第19页 |
| (三) 塔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活动现状 | 第19-21页 |
| 二 塔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状况 | 第21-23页 |
| (一) 社区参与意愿表达 | 第21页 |
| (二) 社区参与状况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塔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主动与被动 | 第23-34页 |
| 一 居民社区参与中主动规避 | 第23-27页 |
| (一) 对社区活动类型兴趣不足 | 第23-24页 |
| (二) 对社区活动质量不满足 | 第24-26页 |
| (三) 仅仅停留在意愿的社区参与 | 第26-27页 |
| 二 居民被动参与的社区活动 | 第27-34页 |
| (一) 单位人强制参与社区活动逻辑 | 第27-29页 |
| (二) 弱势群体参与社区活动对社区居民负面影响 | 第29-34页 |
| 第三章 塔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认识与途径 | 第34-41页 |
| 一 社区小团体认同高于社区认同 | 第34-37页 |
| (一) 通过熟人参与的途径 | 第34-35页 |
| (二) 小团体的内部认同感 | 第35-37页 |
| 二 消失的邻里关系 | 第37-41页 |
| (一) 曾经的单位大院 | 第37-38页 |
| (二) 当今的居民小区 | 第38-41页 |
| 第四章 塔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生活世界”的理解 | 第41-56页 |
| 一 “周遭世界”中的单位与家庭 | 第41-48页 |
| (一) 家庭和单位的实际价值与高度认同感 | 第41-44页 |
| (二) 家庭与单位中存在的冲突 | 第44-46页 |
| (三) 忙碌的日常生活压力 | 第46-48页 |
| 二 “共同世界”中的遥远社区 | 第48-56页 |
| (一) 对社区组织与社区治理的理解 | 第49-51页 |
| (二) 对社区服务的理解 | 第51-53页 |
| (三) 对社区工作者的理解 | 第53-56页 |
| 结语 | 第56-60页 |
| 一 问题的发现 | 第56-57页 |
| 二 讨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 (一) 培养社区认同感 | 第57-58页 |
| (二) 为社区工作适当减负 | 第58页 |
| (三) 提高社区治理能力 | 第58-60页 |
| 附录 (一) | 第60-61页 |
| 附录 (二) | 第61-63页 |
| 附录 (三) | 第63-66页 |
| 附录 (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