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2-15页 |
abstract | 第15-1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9-21页 |
1.1 立题背景与意义 | 第19页 |
1.2 研究内容、技术流程图及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1-29页 |
2.1 款冬药理学研究进展 | 第21页 |
2.2 款冬毒性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2.3 款冬化学成分分析 | 第22-26页 |
2.4 款冬药物代谢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2.5 紫菀的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款冬花、叶配伍紫菀散的毒性比较 | 第29-51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小鼠毒性实验 | 第29-41页 |
3.2.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3.2.2 结果分析 | 第31-39页 |
3.2.3 代谢通路分析 | 第39-40页 |
3.2.4 结论 | 第40-41页 |
3.3 斑马鱼毒性试验 | 第41-51页 |
3.3.1 预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3.3.2 样品对斑马鱼幼鱼肝脏毒性影响 | 第42-47页 |
3.3.3 样品对斑马鱼仔鱼肾脏毒性影响 | 第47-51页 |
第四章 款冬花、叶的化学比较 | 第51-73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4.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51-52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4.3 结果 | 第53-70页 |
4.3.1 款冬花、叶指认策略及结果 | 第53-65页 |
4.3.2 靶标成分的分析 | 第65-66页 |
4.3.3 非靶标成分分析 | 第66-68页 |
4.3.4 款冬花、叶比较 | 第68-70页 |
4.4 讨论 | 第70-73页 |
第五章 款冬花、叶配伍紫菀散的化学比较 | 第73-85页 |
5.1 引言 | 第73页 |
5.2 材料和方法 | 第73-74页 |
5.2.1 仪器与试剂 | 第73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73-74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74-83页 |
5.3.1 花、叶复方指认结果 | 第74-82页 |
5.3.2 花、叶复方比较 | 第82-83页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83-85页 |
第六章 款冬花、叶配伍紫菀散的代谢比较 | 第85-93页 |
6.1 引言 | 第85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85-86页 |
6.2.1 药材 | 第85页 |
6.2.2 动物 | 第85页 |
6.2.3 仪器与试剂 | 第85页 |
6.2.4 款冬花、叶与紫菀配伍复方药材提取 | 第85页 |
6.2.5 动物实验 | 第85-86页 |
6.2.6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 第86页 |
6.2.7 色谱条件 | 第86页 |
6.2.8 质谱条件 | 第86页 |
6.2.9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86页 |
6.3 实验结果 | 第86-92页 |
6.3.1 代谢物结构指认 | 第86-90页 |
6.3.2 款冬花、叶配伍紫菀散的代谢物单变量积分 | 第90-91页 |
6.3.3 代谢过程 | 第91-92页 |
6.4 结论 | 第92-9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3-95页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93-94页 |
7.1.1 款冬花、叶配伍紫菀散的毒性比较 | 第93页 |
7.1.2 款冬花、叶的化学比较 | 第93页 |
7.1.3 款冬花、叶配伍紫菀散的化学比较 | 第93-94页 |
7.1.4 款冬花、叶配伍紫菀散的药物代谢比较 | 第94页 |
7.2 展望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107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