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储能电池状态估计策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8页
    1.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8-9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第8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8-9页
    1.3 常用电池模型第9-10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4页
        1.4.1 锂离子电池SOC估计策略概况第10-12页
        1.4.2 锂离子电池SOH估计策略概况第12-14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第14-15页
第二章 基于自适应电池模型的加权SOC在线估计第15-27页
    2.1 锂离子电池端电压特性分析第15-16页
    2.2 锂离子电池建模第16-20页
    2.3 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算法的参数自适应辨识第20-24页
        2.3.1 线性回归表示模型第20-21页
        2.3.2 最小二乘估计原理第21-22页
        2.3.3 递推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第22-24页
    2.4 基于PI的OCV和Ah的加权在线估计方法第24-26页
        2.4.1 基于PI调节器的开路电压法第24-26页
        2.4.2 安时积分法第26页
        2.4.3 权重分配第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基于互信息选择特征向量的锂电池SOH估计第27-34页
    3.1 支持向量机回归基本理论第27-28页
    3.2 互信息理论第28-29页
    3.3 核密度估计理论第29页
    3.4 特征向量的选择第29-32页
        3.4.1 充电过程锂电池电压分析第29-30页
        3.4.2 充电过程锂电池表面温度分析第30-31页
        3.4.3 输入变量的重要性分析及选择第31-32页
    3.5 SOH预测模型的建立第32-33页
    3.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34-49页
    4.1 基于自适应电池模型的加权SOC在线估计仿真实验第34-41页
    4.2 基于互信息选择特征向量的锂电池SOH估计仿真实验第41-47页
    4.3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9-51页
    5.1 研究总结第49页
    5.2 工作展望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活血化瘀方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