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强制医疗执行程序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3页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1章 刑事强制医疗执行程序概述 | 第13-18页 |
1.1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 | 第13-15页 |
1.1.1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概念 | 第13页 |
1.1.2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性质 | 第13-15页 |
1.2 刑事强制医疗执行程序 | 第15-18页 |
1.2.1 刑事强制医疗执行程序的概念 | 第15-16页 |
1.2.2 刑事强制医疗执行程序的特征 | 第16-18页 |
第2章 我国刑事强制医疗执行程序的现状 | 第18-24页 |
2.1 我国刑事强制医疗执行程序的立法现状 | 第18-20页 |
2.1.1《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 | 第18-19页 |
2.1.2 地方性立法规定 | 第19-20页 |
2.2 我国刑事强制医疗执行程序的实施现状 | 第20-24页 |
第3章 我国刑事强制医疗执行程序存在的问题 | 第24-31页 |
3.1 交付执行程序的问题 | 第24-26页 |
3.1.1 执行场所的范围不明确 | 第24-25页 |
3.1.2 执行场所的资质不明确 | 第25-26页 |
3.2 实际执行程序的问题 | 第26-28页 |
3.2.1 执行期限的自由裁量空间较大 | 第26-27页 |
3.2.2 定期诊断评估制度不完善 | 第27页 |
3.2.3 没有规定执行中止的具体情形 | 第27-28页 |
3.3 解除执行程序的问题 | 第28-31页 |
3.3.1 被强制医疗者无法直接申请解除 | 第28-29页 |
3.3.2 解除标准不易判定 | 第29页 |
3.3.3 解除申请的审理程序不完善 | 第29页 |
3.3.4 缺乏解除执行后的监护程序 | 第29-31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刑事强制医疗执行程序的构想 | 第31-39页 |
4.1 交付执行程序 | 第31-33页 |
4.1.1 立足安康医院,增加其他执行场所 | 第31-32页 |
4.1.2 规范执行场所的资质 | 第32-33页 |
4.2 实际执行程序 | 第33-35页 |
4.2.1 限制强制医疗的最长执行期限 | 第33-34页 |
4.2.2 完善定期诊断评估制度 | 第34页 |
4.2.3 明确执行中止的具体情形 | 第34-35页 |
4.3 解除执行程序 | 第35-39页 |
4.3.1 保障精神病人的解除申请权 | 第35-36页 |
4.3.2 细化解除标准的判断程序 | 第36页 |
4.3.3 完善解除申请的审理程序 | 第36-37页 |
4.3.4 建立解除后的监护程序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