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胡震亨唐诗学的形成 | 第12-22页 |
第一节 明代唐诗学的滋养 | 第12-16页 |
第二节 胡震亨的家世与生平 | 第16-20页 |
第三节 胡震亨的著述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胡震亨的唐诗本体论 | 第22-47页 |
第一节 唐诗诗体特点 | 第22-34页 |
第二节 唐诗情感内涵 | 第34-37页 |
第三节 唐诗风格流变 | 第37-42页 |
第四节 唐诗意境呈现 | 第42-47页 |
第三章 胡震亨的唐诗创作论 | 第47-59页 |
第一节 唐诗创作与诗人才识 | 第47-50页 |
第二节 唐诗的创作技巧 | 第50-56页 |
第三节 对前人的继承与突破 | 第56-59页 |
第四章 胡震亨的唐诗作家作品论 | 第59-74页 |
第一节 作家评点 | 第59-66页 |
第二节 作品评点 | 第66-68页 |
第三节 李、杜诗评 | 第68-74页 |
第五章 胡震亨唐诗学的价值与地位 | 第74-79页 |
第一节 《唐音癸签》在唐诗评论史上的地位 | 第74-75页 |
第二节 《唐音统签》在文献学上的意义 | 第75-77页 |
第三节 李白研究的影响 | 第77-79页 |
结语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后记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