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进展与评析第11-13页
        1.2.1 生态文明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2 生态文明评价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3 进展综合评析第13页
    1.3 研究框架与创新第13-17页
        1.3.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页
        1.3.3 研究路线第14-16页
        1.3.4 可能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17-19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7页
        2.1.1 区域概况第17页
        2.1.2 生态文明发展概况第17页
    2.2 数据来源第17-18页
        2.2.1 文献调研第17页
        2.2.2 实地调研第17-18页
    2.3 研究方法第18-19页
        2.3.1 定量分析第18页
        2.3.2 定性分析第18-19页
第3章 理论述评第19-22页
    3.1 生态文明理论第19页
    3.2 生态服务理论第19页
    3.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9-20页
    3.4 主体功能区战略第20页
    3.5 人地关系系统理论第20-22页
第4章 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2-32页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及原则第22页
        4.1.1 构建意义第22页
        4.1.2 构建原则第22页
    4.2 指标体系的设计选取第22-30页
        4.2.1 指标体系框架第22-24页
        4.2.2 权重确定第24-30页
    4.3 生态文明发展评价模型第30-32页
        4.3.1 评价模型第30页
        4.3.2 指标标准化第30-32页
第5章 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第32-59页
    5.1 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总评得分特征第32页
    5.2 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二级因子得分第32-37页
        5.2.1 “国土空间”因子得分及变化第33页
        5.2.2 “生态环境”因子得分及变化第33-34页
        5.2.3 “资源利用”因子得分及变化第34页
        5.2.4 “社会经济”因子得分及变化第34-35页
        5.2.5 “生态文化”因子得分及变化第35页
        5.2.6 “体制机制”因子得分及变化第35-37页
    5.3 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三级指标得分第37-57页
        5.3.1 “国土空间”因子对应的三级指标得分变化第37-40页
        5.3.2 “生态环境”因子对应的三级指标得分变化第40-43页
        5.3.3 “资源利用”因子对应的三级指标得分变化第43-46页
        5.3.4 “社会经济”因子对应的三级指标得分变化第46-50页
        5.3.5 “生态文化”因子对应的三级指标得分变化第50-53页
        5.3.6 “体制机制”因子对应的三级指标得分变化第53-57页
    5.4 洱海流域评价标准思考第57-59页
第6章 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优化路径第59-61页
    6.1 优化思路第59页
    6.2 优化路径第59-61页
        6.2.1 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第59页
        6.2.2 优化经济地理格局第59页
        6.2.3 建立生态优先的水安全格局第59-60页
        6.2.4 构建安全的生态文化网络体系第60页
        6.2.5 规范居民生活方式第60页
        6.2.6 普及生态文明理念第60页
        6.2.7 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第60-61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1-62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61页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SM-5催化剂在多周期甲醇制丙烯反应中结构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研究
下一篇:双功能有机分子催化CO2与环氧化物反应制备环碳酸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