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面向服务发现的匹配和评价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34页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2 Web服务概述第14-15页
        1.2.1 Web服务的定义第14页
        1.2.2 Web服务的特点第14-15页
        1.2.3 Web服务的研究内容第15页
    1.3 服务发现的关键技术研究现状第15-30页
        1.3.1 建模技术第16-20页
        1.3.2 服务匹配技术第20-24页
        1.3.3 服务评价技术第24-30页
    1.4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0-31页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第31-34页
        1.5.1 论文主要内容第31-32页
        1.5.2 论文结构安排第32-34页
第2章 基于本体的单一服务匹配方法第34-54页
    2.1 引言第34-35页
    2.2 单一服务匹配模型第35-38页
        2.2.1 本体概念模型第35页
        2.2.2 Web服务本体模型第35-36页
        2.2.3 用户请求本体模型第36-37页
        2.2.4 单一服务匹配模型第37-38页
    2.3 单一服务匹配运行框架第38-49页
        2.3.1 框架概述第39页
        2.3.2 本体抽取过程第39-42页
        2.3.3 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第42-46页
        2.3.4 单一服务匹配规划求解算法第46-49页
    2.4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49-53页
        2.4.1 实验环境及实验数据第49-50页
        2.4.2 实验内容及评价指标第50-51页
        2.4.3 相似度计算效果实验及结果分析第51-52页
        2.4.4 匹配算法对服务发现效果实验及结果分析第52-53页
    2.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3章 基于协同演化的复合服务匹配方法第54-76页
    3.1 引言第54-55页
    3.2 复合服务匹配问题第55-57页
        3.2.1 复合服务匹配模型第55-56页
        3.2.2 复合服务匹配的数学表示第56-57页
    3.3 复合服务匹配候选解的转换第57-60页
        3.3.1 方阵转换第58-59页
        3.3.2 排列转换第59-60页
        3.3.3 顺序转换第60页
    3.4 求解复合服务匹配的协同演化算法第60-66页
        3.4.1 算法设计思路第61页
        3.4.2 算法执行步骤第61-65页
        3.4.3 时间复杂度分析第65-66页
    3.5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66-75页
        3.5.1 实验环境及实验数据第66-67页
        3.5.2 实验内容及结束条件第67-69页
        3.5.3 主要参数取值讨论第69-70页
        3.5.4 求解精度实验及结果分析第70-73页
        3.5.5 收敛情况实验及结果分析第73-74页
        3.5.6 在线响应时间实验及结果分析第74-75页
    3.6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4章 基于差异时效的服务评价方法第76-94页
    4.1 引言第76-77页
    4.2 差异时效的服务评价系统第77-78页
    4.3 服务时效量化模型第78-83页
        4.3.1 简单时效量化方法第79-81页
        4.3.2 复杂时效量化方法第81-83页
    4.4 评价窗口计算及服务评价预测第83-85页
    4.5 反馈控制策略第85-86页
    4.6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86-93页
        4.6.1 实验环境和实验数据第86-87页
        4.6.2 评价指标及实验过程第87-88页
        4.6.3 主要参数取值讨论第88-89页
        4.6.4 时效模型对比实验及结果分析第89-91页
        4.6.5 窗口宽度设定策略对比实验及结果分析第91-92页
        4.6.6 反馈控制效果及实验结果分析第92-93页
    4.7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5章 基于时效推荐的服务评价方法第94-112页
    5.1 引言第94-95页
    5.2 时效推荐服务评价框架第95-103页
        5.2.1 评价框架流程第95-96页
        5.2.2 混合时效量化模型第96-98页
        5.2.3 用户和服务的紧密度分析第98-100页
        5.2.4 用户地理特征挖掘第100-102页
        5.2.5 邻域用户选择过程及服务评价预测第102-103页
    5.3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103-110页
        5.3.1 实验环境及实验数据第103-104页
        5.3.2 实验对比方法及衡量指标第104-105页
        5.3.3 主要参数取值讨论第105-108页
        5.3.4 对比实验及结果分析第108-109页
        5.3.5 位置临近用户的辅助效果实验及结果分析第109-110页
    5.4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结论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6-128页
致谢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电网高级量测体系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双馈机组与STATCOM的风电场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