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线粒体靶向小分子的设计和合成 | 第11-22页 |
1 试剂与仪器 | 第11-13页 |
1.1 原料与试剂 | 第11-12页 |
1.2 仪器 | 第12-13页 |
2 线粒体靶向迷迭香酸的设计和合成 | 第13-22页 |
2.1 线粒体靶向分析以及线粒体靶向迷迭香酸结构和合成路线的设计 | 第13-19页 |
2.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线粒体靶向小分子药物的活性评价 | 第22-30页 |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2-23页 |
2.2 体外防护实验 | 第23-29页 |
2.2.1 细胞复苏 | 第23-24页 |
2.2.2 细胞的培养 | 第24页 |
2.2.3 细胞的换液 | 第24页 |
2.2.4 细胞的传代 | 第24-25页 |
2.2.5 细胞的计数 | 第25页 |
2.2.6 细胞的冻存 | 第25页 |
2.2.7 细胞毒性实验 | 第25-26页 |
2.2.8 细胞存活实验 | 第26页 |
2.2.9 细胞辐照后活性氧(ROS)水平的检测 | 第26-27页 |
2.2.10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防护——染色体畸变 | 第27-28页 |
2.2.11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防护——微核实验 | 第28页 |
2.2.12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 第28页 |
2.2.13 细胞辐照后的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 | 第28-29页 |
2.2.14 γ-H2AX检测实验 | 第29页 |
2.2.15 线粒体靶向小分子药物分布实验 | 第29页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线粒体靶向小分子辐射防护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30-43页 |
3.1 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 第30页 |
3.2 细胞毒性实验讨论 | 第30-31页 |
3.3 辐照后细胞存活实验结果 | 第31-32页 |
3.4 辐照后细胞存活实验讨论 | 第32-33页 |
3.5 细胞辐照后活性氧(ROS)水平的检测实验结果 | 第33-35页 |
3.6 细胞辐照后活性氧(ROS)水平的检测实验讨论 | 第35-36页 |
3.7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实验结果 | 第36-37页 |
3.8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实验讨论 | 第37页 |
3.9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 | 第37-38页 |
3.10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讨论 | 第38页 |
3.11 细胞辐照后的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结果 | 第38-39页 |
3.12 细胞辐照后的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讨论 | 第39-40页 |
3.13 γ-H2AX检测实验结果 | 第40-41页 |
3.14 γ-H2AX检测实验讨论 | 第41-42页 |
3.15 线粒体靶向小分子药物分布实验结果 | 第42页 |
3.16 线粒体靶向小分子药物分布实验讨论 | 第42-43页 |
附图 | 第4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综述 电离辐射对线粒体损伤的研究进展 | 第61-70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发表研究论文清单 | 第71页 |
申请专利清单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