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海南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22页
        1.2.1 湿地的定义第15页
        1.2.2 滨海湿地定义第15-16页
        1.2.3 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进展第16页
        1.2.4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系统研究进展第16-17页
        1.2.5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进展第17-18页
        1.2.6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进展第18-20页
        1.2.7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价值评估体系、方法研究进展第20-22页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1.3.1 研究目标第22页
        1.3.2 研究主要内容第22-23页
    1.4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第23-24页
    1.5 技术路线图第24-25页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25-53页
    2.1 研究地概况第25-29页
        2.1.1 地理位置与范围第25页
        2.1.2 气候第25页
        2.1.3 土壤第25-26页
        2.1.4 地质地貌第26页
        2.1.5 水文第26页
        2.1.6 动植物资源第26-27页
        2.1.7 湿地类型分布及面积第27-29页
    2.2 研究方法第29-35页
        2.2.1 野外调查第29-31页
        2.2.2 样品处理第31-32页
        2.2.3 植被、土壤碳储量及价值计算第32-34页
        2.2.4 植被碳储量计算第34-35页
        2.2.5 土壤碳储量计算第35页
        2.2.6 碳储量价值计算第35页
    2.3 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方法及参数来源第35-52页
        2.3.1 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典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体系确立第35-36页
        2.3.2 评估方法及参数来源第36-37页
        2.3.3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建立第37-38页
        2.3.4 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典型滨海湿地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第38-47页
        2.3.5 海南省滨海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第47-52页
    2.4 数据处理第52-5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53-62页
    3.1 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植被碳密度和土壤碳密度第53-54页
        3.1.1 红树林植被碳密度第53页
        3.1.2 红树林土壤碳密度第53-54页
    3.2 海南省滨海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植物固碳和土壤固碳功能第54-60页
        3.2.1 海草床生态系统植被固碳量第54-55页
        3.2.2 红树林生态系统植被固碳量第55-57页
        3.2.3 三角洲生态系统植被固碳量第57页
        3.2.4 海南滨海湿地土壤固碳量第57-58页
        3.2.5 海南滨海湿地碳储量价值第58-60页
    3.3 滨海湿地服务功能价值第60-61页
    3.4 野外调查实验地照片第61-62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62-68页
    4.1 结论第62-64页
        4.1.1 海南省滨海自然湿地面积变化第62页
        4.1.2 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湿地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第62页
        4.1.3 海南省滨海自然湿地植被和土壤碳储量第62-63页
        4.1.4 滨海自然湿地碳储量价值第63页
        4.1.5 滨海自然湿地服务功能价值第63-64页
    4.2 讨论第64-65页
        4.2.1 海南省滨海湿地退化原因分析第64页
        4.2.2 滨海湿地碳密度对比第64页
        4.2.3 滨海湿地服务价值分析第64-65页
        4.2.4 对比结果分析第65页
    4.3 展望第65-68页
参考文献第68-77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电投资项目基准收益率研究
下一篇: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互联变流器功率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