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1.1 酸牛乳的概述 | 第10页 |
1.2 酸牛乳中主要微生物及其应用 | 第10-12页 |
1.2.1 乳酸菌 | 第11-12页 |
1.2.2 酵母菌 | 第12页 |
1.3 宏基因组技术 | 第12-14页 |
1.3.1 宏基因组学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1.3.2 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及其应用 | 第13-14页 |
1.4 本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1 立题意义 | 第1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5-17页 |
2.1.1 样品来源 | 第15-16页 |
2.1.2 主要试验试剂 | 第16页 |
2.1.3 仪器与设备 | 第16-1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7-21页 |
2.2.1 样品采集 | 第17页 |
2.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17页 |
2.2.3 基因组DNA纯度检测 | 第17-18页 |
2.2.4 细菌16S rRNA基因V3区及真菌18S rRNA基因ITS区的PCR扩增 | 第18-19页 |
2.2.5 PCR扩增产物定量及焦磷酸测序 | 第19页 |
2.2.6 高质量序列的提取 | 第19页 |
2.2.7 高质量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处理 | 第19页 |
2.2.8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19-20页 |
2.2.9 核酸登录号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33页 |
3.1 细菌和真菌序列丰度和多样性分析 | 第21-24页 |
3.2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对酸牛乳样品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第24-25页 |
3.3 样品中细菌相对含量和构成分析 | 第25-30页 |
3.4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对酸牛乳样品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 第30-32页 |
3.5 样品中真菌相对含量和构成分析 | 第32-33页 |
4 讨论 | 第33-35页 |
5 结论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