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法实践中的情理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情理概述 | 第11-17页 |
(一) 情理的含义 | 第11-13页 |
1. 何为情? | 第11-12页 |
2. 何为理? | 第12页 |
3. 何为情理? | 第12-13页 |
(二) 情理的特征 | 第13-15页 |
1. 情理具有浓重的伦理色彩 | 第13-14页 |
2. 情理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 | 第14页 |
3. 情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第14-15页 |
(三) 情理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5-17页 |
1. 情理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 第15页 |
2. 情理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 | 第15-17页 |
二、情理与司法实践的关系 | 第17-21页 |
(一) 司法实践对情理的依赖 | 第17-18页 |
(二) 情理与司法实践的冲突 | 第18-21页 |
三、情理在司法实践中得以存在的原因 | 第21-25页 |
(一) 历史原因 | 第21-22页 |
(二) 现实原因 | 第22-25页 |
1. 立法者的有限理性 | 第22页 |
2. 法官的主观能动性 | 第22-23页 |
3. 公众对判决的接受和认可度 | 第23-25页 |
四、情理对我国司法实践的影响 | 第25-29页 |
(一) 积极影响 | 第25-26页 |
1. 有利于弥补立法的不足 | 第25页 |
2. 有利于获取民心,提高司法公信力 | 第25-26页 |
3. 有助于彻底解决社会纠纷 | 第26页 |
(二) 消极影响 | 第26-29页 |
1. 削弱司法的权威性 | 第26-27页 |
2. 破坏法律的稳定性 | 第27页 |
3. 导致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 第27-29页 |
五、正确处理情理与司法实践的关系 | 第29-36页 |
(一) 从理论层面分析 | 第29-31页 |
1. 以法为主,情理为辅 | 第29-30页 |
2. 有法依法,无法慎情 | 第30-31页 |
(二) 从实践层面剖析 | 第31-36页 |
1. 情法结合,完善立法 | 第31-32页 |
2. 合法合理执法,提高执法效率 | 第32-33页 |
3. 司法裁判中做到情法平衡 | 第33-34页 |
4. 运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缓解情法冲突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