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16-33页 |
1.1 抗菌肽 | 第16-22页 |
1.1.1 防御素 | 第16-22页 |
1.2 乳杆菌 | 第22-26页 |
1.2.1 乳杆菌简介 | 第22页 |
1.2.2 乳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2.3 细胞对乳杆菌的识别 | 第23-26页 |
1.3 TLRs信号通路 | 第26-27页 |
1.4 NF-κB信号通路 | 第27-29页 |
1.5 MAPK信号通路 | 第29-30页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0-31页 |
1.7 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2 试验一 绵羊RECs体外稳定培养体系的建立 | 第33-4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9页 |
2.1.1 材料 | 第33-35页 |
2.1.2 方法 | 第35-39页 |
2.2 结果 | 第39-47页 |
2.2.1 不同的组织处理对分离RECs的结果 | 第39-42页 |
2.2.2 不同培养基对细胞原代培养的影响 | 第42-44页 |
2.2.3 细胞原代培养的结果 | 第44-45页 |
2.2.4 RECs的纯化及传代培养 | 第45页 |
2.2.5 RECs的生长曲线 | 第45-46页 |
2.2.6 细胞免疫化学检测 | 第46-47页 |
2.3 讨论 | 第47-48页 |
2.4 小结 | 第48-49页 |
3 试验二 乳杆菌诱导绵羊RECs内SBD-1表达的研究 | 第49-73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9页 |
3.1.1 材料 | 第49-51页 |
3.1.2 方法 | 第51-59页 |
3.2 结果 | 第59-70页 |
3.2.1 绵羊RECs总RNA检测 | 第59-60页 |
3.2.2 RT-qPCR方法检测β-actin、SBD-1基因的表达 | 第60-68页 |
3.2.3 L.plantarum P-8活菌、灭活菌及培养上清液对SBD-1表达量的影响 | 第68-70页 |
3.3 讨论 | 第70-71页 |
3.4 小结 | 第71-73页 |
4 试验三 植物乳杆菌诱导绵羊RECs内SBD-1表达的信号通路途径初探 | 第73-116页 |
4.1 植物乳杆菌诱导绵羊RECs SBD-1与TLR2的相关性研究 | 第73-93页 |
4.1.1 材料与方法 | 第73-83页 |
4.1.2 结果 | 第83-92页 |
4.1.3 讨论 | 第92-93页 |
4.1.4 小结 | 第93页 |
4.2 L.plantarum P-8诱导绵羊RECs中SBD-1与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研究 | 第93-116页 |
4.2.1 材料与方法 | 第93-96页 |
4.2.2 结果 | 第96-113页 |
4.2.3 讨论 | 第113-115页 |
4.2.4 小结 | 第115-116页 |
5 结论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33页 |
作者简介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