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交通气象实验室应用的雾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交通气象环境实验室及雾模拟系统综述 | 第17-29页 |
2.1 交通气象环境实验室综述 | 第17-20页 |
2.1.1 交通气象环境实验室的功能设计 | 第18页 |
2.1.2 交通气象环境实验室的作用 | 第18-19页 |
2.1.3 交通气象环境实验室的组成 | 第19-20页 |
2.2 雾模拟系统概述 | 第20-22页 |
2.2.1 雾模拟系统的功能 | 第21页 |
2.2.2 雾模拟系统的作用 | 第21-22页 |
2.3 气象检测系统概述 | 第22-24页 |
2.3.1 气象检测系统组成 | 第22-23页 |
2.3.2 气象检测系统的功能及作用 | 第23-24页 |
2.4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 第24-27页 |
2.4.1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 第24-25页 |
2.4.2 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 | 第25页 |
2.4.3 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和原理 | 第25-27页 |
2.5 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交通气象环境实验室雾模拟系统总体设计 | 第29-37页 |
3.1 雾模拟系统大气能见度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3.2 PLC控制系统要求 | 第31-32页 |
3.3 雾模拟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32-36页 |
3.3.1 雾模拟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32-34页 |
3.3.2 雾模拟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 | 第34-35页 |
3.3.3 雾模拟系统的组成 | 第35-36页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雾模拟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37-65页 |
4.1 雾模拟系统的安装与实验方案设计 | 第37-47页 |
4.1.1 高压微雾系统设计 | 第37-38页 |
4.1.2 高压微雾机组及喷嘴布置方案 | 第38-44页 |
4.1.3 水处理系统的硬件选型设计 | 第44-47页 |
4.2 雾模拟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47-55页 |
4.2.1 系统原理说明 | 第47页 |
4.2.2 控制系统组成 | 第47-48页 |
4.2.3 控制系统主要器件的选型 | 第48-51页 |
4.2.4 中央集中控制柜硬件结构 | 第51-52页 |
4.2.5 控制系统组态 | 第52-54页 |
4.2.6 监控系统的设计 | 第54-55页 |
4.3 雾模拟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第55-61页 |
4.4 PID控制算法整定 | 第61-64页 |
4.5 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雾模拟系统实际应用及验证 | 第65-73页 |
5.1 雾模拟系统实验 | 第65-67页 |
5.2 雾模拟系统调试及运行试验 | 第67-69页 |
5.3 雾模拟系统的测试验证 | 第69-71页 |
5.4 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3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